本網訊(全媒體記者 全京兆 唐成 特約記者 鄭安國)“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眼下,春回大地,萬物復蘇,伴隨著氣溫攀升,接棒“年味經濟”,我縣“春日賞花”等春季場景式消費也顯露暖意,“春日經濟”正持續升溫。3月30日,由大畈鎮人民政府、縣文化和旅游局、縣商務局、縣融媒體中心聯合主辦的“世界那么美 我想住隱水”2024年“春日漫游會”在隱水村拉開帷幕。
萬人共赴浪漫“春之約”
藍天白云,芳草綠蔭,千畝金黃色的油菜花海與連綿山脈山水相映襯,景致如詩如畫……活動當天,數萬游客聚集隱水村,游山、賞花、品美食,一邊享受歲月靜好,一邊肆意揮灑歡樂。
“這里的風景很好,很美。一望無際的油菜花海,悠揚動聽的土味山歌,盛大千人宴,我的家人們都玩得特別開心。”在大畈鎮隱水村舉行的“春日漫游會”現場,來自武漢的游客張曉燕說。
大畈鎮隱水村交通便利、景色宜人。該村借助自然資源優勢,打造宜居、宜游的鄉村游特色品牌,吸引周邊游客紛至沓來。花海與隱水村重點打造的“一河兩岸”相映襯,河水悠悠,花香陣陣,水與花的柔美邂逅,恰到好處,構成一幅迷人的“生態游畫廊”。
“春日漫游會”活動以花為媒,以“油菜花+”策劃豐富多樣的系列活動,為游客們呈現一場有看頭、有玩頭的文旅盛宴,讓“美麗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動靜結合、游娛融合、觀光與度假結合……我們這里幾乎囊括了游客對春游的所有期待,可以‘一站式’提供春季旅游全服務。”大畈鎮隱水村相關負責人說。
“春日漫游會”不僅營造了游玩、購物、美食、民俗等消費新場景,還以油菜花海與隱水洞、龍隱山等知名景區無縫連接,在青山綠水間打造出一個童話般的“城市后花園”。下一步,大畈鎮隱水村還將以“山與水”為基底,以鄉村振興為主題,帶動農村旅游產業化提升,打造“農文養旅”融合的鄉村旅游目的地。
以花為媒、以游惠農,隱水村以舉辦春日會為契機,以“村游富農”為抓手,成功帶動了鄉村農旅體驗活動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游客走進隱水村,不僅豐富了隱水的近郊休閑娛樂生活,也為農村共同富裕、農文旅產深度融合發展探索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道路。
“春日經濟”釋放新活力
人間三月,春光都藏在花里。春日浪漫,人們的步伐從城市來到田野鄉間,賞花成為開啟春天的儀式。雖然氣溫偶有波動,卻難擋花朵們綻放的熱情。阡陌田疇里,遠黛山林間,櫻花、油菜花成片競放,隨風捎來鄉村春日訊息。穿上旗袍來一場和春天的“約會”,帶上設備到櫻花樹下來一杯手沖咖啡,載著帳篷去油菜花海享受一次春日下午茶……連日來,人們紛紛走出家門踏青賞花,不同主題的消費人氣直升,“春日經濟”在繁花中迎來“盛開”。
繼3月11日在4A級景區龍隱山舉行的“登高祈福”活動之后,3月20日,通山縣第三屆油菜花文化旅游節活動在大路鄉楊獅坑村啟動。
據了解,楊獅坑村已連續兩年舉辦油菜花節,為村莊積累了知名度。今年,村里利用和美鄉村項目建設,新建觀光臺、涼亭、游客步道等,提升賞花環境。藍天白云下,1000多畝油菜花恣意舒展,迎接著四面八方的游客。鑼鼓聲響,山歌亮。沿著田間小路,尋歌聲而去,一支熱鬧的鄉村舞蹈團在油菜花田中心的舞臺上翩翩起舞。2萬多名游客聞訊趕來,在花田間擺隊形、練動作、拍美圖,忙活得不得了。在中心舞臺旁,圍繞著一波波看熱鬧的游客,臺上表演精彩不斷,臺下吆喝聲、歡呼聲、拍照聲此起彼伏,春日的油菜花田,上演著最具煙火氣的合奏曲。
“我們要借花來說鄉村的故事。”通山縣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夏八喜認為,鄉村有新的風貌、新的故事,花開時節,邀請游客來鄉村賞花,既是赴一場春日之約,也是展現鄉村振興成果的好時機。
春色綻放,催生“賞花經濟”。在通山縣楊獅坑村,村里的菜籽油、九宮豆腐油、楊芳豆豉、陽春園麻餅、唐老農茶油等通山本土農產品借由油菜花節的熱度集中展示,引得游客爭相品嘗。在活動高峰期,農產品當日銷售量達10萬余元。
通山縣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徐能林介紹:“今年我們策劃了系列文旅活動,春季主要聚焦‘賞花+’增加更多互動方式,解鎖‘新玩法’,帶來新人氣。”此外,隨著短視頻等平臺的流量推動,越來越多的人跟著潮流前來通山“打卡”。不少市民已經不滿足于以往的“拍照打卡式”賞花游,越來越追求更為豐富多彩的消費體驗,而鄉村微度假成為了許多人的選擇。
位于龍隱山景區門口的隱水空間旅游酒店,已經成為目前通山的網紅民宿之一,隱水洞口的油菜花田也成為不少市民和周邊游客前來打卡的“熱土”,“我們本是去江西出差的,但是刷到網上不少人都在推薦‘春日漫游’活動和這個酒店,正好順道就過來了。”武漢游客唐清云告訴記者,現在的隱水村已經大變樣了,一個村兩個4A級網紅景區,生態環境保護得力,各種配套設施比較完善,近兩年我帶朋友來玩了幾次。
春日賞花的經濟效益正在被放大。“春日漫游會”期間,省紀委監委駐隱水村工作隊隊長周斌在指揮游客車輛通行、維持秩序的同時,還不忘和游客交流,探尋自身的不足。在此前推進鄉村旅游的過程中,村里已經引進了不少新項目和新業態,接下來將根據游客的需求,適當作一些業態布局的調整,為前來賞花的游客提供更多消費場所,讓春日經濟釋放新活力。
清明節到來之前,春菜春茶搶“鮮”上市,當下也迎來了收獲黃金期,而香椿、薺菜、蠶豆、春筍等時令春菜已經成為市場和各大餐飲店的“熱銷產品”,“時令春菜”也為“春日經濟”增添鮮艷底色。
文旅活動季“熱辣滾燙”
“賞花季”領略怡人的花漾景致、“歡樂跑”激活全民健身運動熱情、“尋鄉味”體味舌尖上的通山、“對山歌”體驗民間文藝萬千風情……隨著各種活動的陸續開展,通山文旅消費與“時”俱進,“熱”力四射。
文旅活動季的推出,是通山文旅部門結合自身稟賦精準施策和創新之舉,是對通山文化魅力、旅游活力的又一次多維度、全方位的集中展示,可以充分感受到通山旅游發展動力強、后勁足。
據了解,文旅活動季從啟動之日起持續至10月中旬,通過推出七大主題活動和四項配套活動,讓游客深度體驗通山的文化旅游魅力,助力通山文旅市場加速升溫。文旅活動拉動了旅游人次增長,提升了旅游品質,文旅融合發展成效已然顯現。
今年起,通山縣將全面啟動“村游富農”行動,融合山宴、山居、山路、山歌、山禮、山景六要素,培育以“迷你小山居”為代表的具有長期影響力的區域文化和旅游品牌,加快鄉村旅游產品、模式、業態創新和服務創優,實現鄉村旅游高質量轉型升級。
通山文旅活動也將創新宣傳營銷方式,全面整合媒體矩陣之力,策劃主題、創造話題,開展微短劇大賽、短視頻大賽、網絡大V行、文旅網紅創意大會等活動,致力做到點上有精彩、線上有風景、面上有產品,用更多元的文旅產品和更優質的行業服務,向廣大游客更好地展示通山風物風情。
“近年來,我們不斷優化文旅發展布局,舉辦文旅節慶活動,完善文旅服務體系,強特色的鄉村旅游品牌已初步形成。目前已成功舉辦登高祈福、油菜花節、春日漫游三場活動,吸引游客近20萬人。”通山縣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徐能林表示,接下來,通山文旅主動融入全省“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區域發展布局,高舉高質量發展大旗,著力強化規劃引領。在文化旅游方面,全縣結合當地特色,促進文旅深度融合,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精心策劃推出一批重點文旅項目,著力打造一流環境、豐富產品供給,拓展文旅新場景,推出更多富有通山特色的旅游精品、旅游特色禮包,提升“秀美新通山”文旅品牌功能,完善旅游服務體系,努力讓通山成為八方來客“常來常往、常來常想、常來常新”的文化圣地、度假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