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通山①】江源村古民居:庭院深深 鄉愁悠悠

來源:通山縣融媒體中心 發布日期:2023-08-31 字體:【

編者按:縣融媒體中心與縣攝影家協會合辦《圖說通山》欄目,旨在通過攝影家們的鏡頭,記錄家鄉的人文地理、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社會發展,充分展示通山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發展之美,彰顯通山的獨特魅力。


通山縣是一座有著千年建縣史的古城,湖北省著名的“民居之鄉”,2022年入選全國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縣。這些深藏于城市背后、漸被遺忘的傳統村落,凝聚著農耕文化最悠久燦爛的魂,是中國農耕文明留下的寶貴遺產,是中華文明最遙遠綿長的根。





通過《圖說通山》欄目讓未實地去過的人認識陌生而神秘的地方,向往潛入藏在深山人未識的傳統村落,聽一曲嘹亮的鄉野山歌,品一番原汁原味的古樸家訓,領悟河流山川的奇異靈性,體驗青山與碧水的深情交融,從而發現一種久違的感動。庭院深深、鄉愁悠悠,今天,讓我們一起重溫江源村古民居之美。




洪港鎮江源村文化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至今保存著明清時期古民居古建筑共十余棟,計兩萬余平方米。

這些古民居青磚黛瓦,古樸典雅,巷道青石鋪墊,房前屋后古樹參天,古街、古井、古橋、古廟、古河道錯落其間,一派古香古色的景致,是罕見的記錄祖輩生活的活態博物館,也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與文化遺產,承載著山區群眾千百年的文化鄉愁。


近年來,在省市縣各級政府和文保部門的倡導鼓勵下,以鄉賢為骨干,匯聚各方之力,自發成立古民居保護管理理事會,走出一條“鄉賢主導、村民參與、保護為主、村居一體、整村修復”的古民居保護之路,形成了古民居保護“江源模式”。



文:唐成

圖:通山縣攝影家協會

? (周建軍 陳雄暉)


  • |
  • |
./t20230831_3255323_ap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