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縣融媒體中心與縣攝影家協會合辦《圖說通山》欄目,旨在通過攝影家們的鏡頭,通過圖文的形式展現通山人文地理、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經濟社會發展等內容,充分展示通山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發展之美,彰顯通山的獨特魅力。
▲大路鄉吳田村大夫第。
▲闖王鎮芭蕉灣。
▲大畈鎮白泥村譚氏祠堂。
▲大路鄉吳田村大夫第。
通山縣是一座有著千年建縣史的古城,湖北省著名的"民居之鄉",2022年入選全國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縣,通山縣有13個傳統村含有古民居,這些古民居的建筑形式和蘊含的文化,充分體現了通山古城的特色。每一個院落、每一間房屋、每一道門樓、每一面影壁,都記錄著時代的滄桑,飽含著社會、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歷史信息,更凝結著前人的精神追求和智慧。
▲大畈鎮吳世黃屋。
▲九宮山鎮周家大屋。
▲洪港鎮江源迪德堂。
▲大畈鎮吳世黃屋。
走在古民居古色古香的街道上,目之所及皆是不同時期、各具風格的古代建筑,盡管許多建筑歷經風雨侵蝕,早已不復往日的面貌,但仍可在斑駁的磚墻板壁中,尋覓到舊時建筑的“影像”,比如,門樓上至今仍保存著象征美好寓意的磚雕、木質房梁上可依稀看到龍形木雕。
▲九宮山鎮周家大屋。
▲闖王鎮寶石村古民居。
▲闖王鎮寶石村古民居。
在通山縣現存的古民居中,除了有能夠展現厚重歷史文化韻味、濃郁商賈文化氣息以及紅色文化精髓的古建筑之外,還有許多因名人而聞名的古宅,雖然這些古宅的建成時期不盡相同,但經過大力修繕和保護,不少已重新煥發出新的光彩,它們與位于通山城區各個角落的其它古民居一起,靜靜地散發著屬于自己的耀眼光華……
文:程思
圖:通山縣攝影家協會(程正龍)
上一篇: 【圖說通山④】古驛新村 靈秀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