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好青年張霽——華為高薪招聘的“天才少年”就在我們身邊

來源:通山縣融媒體中心 發布日期:2020-07-03 字體:【

疫情下,當我們還在為找工作發愁時,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的學生張霽,早已被諸多大企業伸出橄欖枝,成為華為“天才少年”最高檔中的一員。

據悉,任正非曾在華為公司EMT(經營管理團隊)內部的講話提到,每年將從全世界招進20-30名“天才少年”,“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鰍’一樣,鉆活我們的組織,激活我們的隊伍”。華為招募的“天才少年”,工資都是按年度工資制度發放的,最高年薪達201萬元。去年最高檔全球招聘2人,其中1名為研究中心的畢業生左鵬飛博士;今年截止到現在,拿到最高檔的還只有一人,就是我們研究中心的張霽同學。張霽是咸寧通山人,是研究中心計算機系統結構2016級博士研究生。

通過采訪,撥開“天才少年”、“計算機博士”的迷霧,光環背后的張霽同學仍是那個普通的少年,一步一個腳印,一路努力一路收獲。

天才:堅持初心+努力

“很多人比你還要努力,你有什么理由不上進”

1.你在學習上是一個天才型選手嗎?

不是,是一個努力型選手,付出努力才會得到回報的那種。

2.出現過現實與期望落差過大的情況嗎?怎么解決的。

當然出現過,當期望與現實落差太大,我會根據現實調整目標,但是最終的目標不變,因為我覺得人走彎路是很正常的,但是不能忘記初心。

3.研究生階段曾經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么,而你是如何克服和度過的?

最大的困難是,我博士期間第一次發表論文連續被拒了5次。被拒后,我會按照評審的意見,不斷的修改和改善,我總是相信下一次一定會比這次好;我的導師周可老師也一直鼓勵我,一定會被接收。所以不斷嘗試不斷調整心情并完善論文,最終被接收。

4.父母對你的期望高嗎?

父母曾經都是老師,都是在平凡的工作中默默奉獻自己一生的人,所以他們對我的期望并不高,只希望我能夠快樂健康,找一份自己喜愛的工作。

5.你是一個生活中的完美主義者嗎?如果有一天你起床晚了,你那一天會想辦法補回這個時間,還是就這樣按部就班。

我是處女座,所以有一點完美主義的特點;如果有一天起床晚了,我一定會想辦法補回這個時間。

6.你的科研成果非常豐富,在此之外工程項目接觸得多嗎?是如何看待科研與工程項目的關系?以及以前接觸過企業工作嗎?參加過在華為工作的類似實習嗎?

在我剛進實驗室的時候,周老師由于和騰訊成立聯合實驗室,所以把我派到騰訊實習,因此我的博士生涯幾乎都是在公司實習;科研和工程最大的不同就是,科研比工程更需要有一雙慧眼,看得要長遠,而且科研很容易失敗,但貴在堅持。

7.你的座右銘是什么?

很多人比你還要努力,你有什么理由不上進?

天才:目標明確+沒有拖延癥

“在日升與日落之間往復著如此平凡的每一天,我其實并不知道某時某刻將會有怎樣的事情發生。沒有穿梭在耀眼的星光舞臺,沒有踏上驚心動魄的旅途,于是,大多數時候我以為我過著普通的日子。但事實上只是我當時以為的普通的一天或者一年,在時隔多年后回想起,原來就是在過去那樣普普通通的一天里決定了未來的際遇。”

1.你從本科開始就喜歡自己所選擇的專業嗎?還是從進入這個專業才開始了解它,進而喜歡它?可以談談本科期間的規劃嗎?本科期間有什么讓你后悔沒有去做的事情嗎?

本科開始就喜歡自己選擇自己的專業;和大多數同學一樣,本科希望自己順利通過英語6級,制定考研目標,努力學好本科的相關課程;沒有什么后悔的事情。

2.你在大學本科期間除了學習本專業課程,還有選修其他專業課程嗎?

沒有,也沒有想過去選修其他課程,精力有限吧。

3.生活中和學習上你是一個很有自己想法的人嗎?選擇讀研讀博,是自己很堅定的選擇的嗎?是初進大學校園就認定的目標嗎?還是后期有什么事情影響了你的選擇?

生活和學習中,我確實是一個比較有自己想法的人,這可能很大程度受到父母的影響,因為從小的時候起,做任何決定,父母都不會給我指明方向,都讓我自己做決定,即使前方的道路可能會碰壁;讀研讀博都是我初進校園就認定的目標。

4.為什么選擇華中科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在計算機方面很強,華中科技大學一直是我的第一選項。

5.為什么選擇在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讀研?它什么地方吸引了你?從最初來到這里到現在將要離開,對它從陌生到熟悉,對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印象有什么變化?

主要因為當初了解到研究中心(當時的名字國家實驗室(籌))周可老師和我希望研究的方向比較對口,而且對于湖北唯一、全國為數不多的國家實驗室,在這里有一流的實驗設備和完善的科研平臺;研究中心給我的印象就像武漢的城市口號一樣,每天不一樣。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可以從各種新聞媒體了解到研究中心的各項高水平研究成果,知名度越來越高。

6.對待學習你有拖延癥嗎?是喜歡做好計劃按部就班,還是喜歡隨遇而安?

沒有拖延癥,我喜歡做好計劃按部就班,因為這樣常常讓我事半功倍。

7. 你覺得研究中心或者說課題組給你的最大幫助是?

研究中心對我最大的幫助是,無論從工作還是學習中給予了我非常大的支持和關懷。課題組則為我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平臺和氛圍,提供良好的實習機會,包括出國參加各種會議,參加各種研討會等,當項目遇到問題或者人手不足時,導師總會派遣優秀的碩士生和博士生一起參與和談論,加快科研進度。

8. 導師做過讓你印象最深的事?

在美國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我在紐約,買好了回國的機票,但是又幾次被取消時,導師二話沒說給我打了3萬元作為生活費,讓我不要擔心,而且讓我放心買高價機票,由實驗室出資,讓我不要有后顧之憂。

天才:勞逸結合

1.在完成人生某個階段的目標之后會放松一下自己嗎?比如高考之后是怎樣度過了即將進入大學的第一個暑假?

會,旅游和考駕照占據了整個暑假。

2.本科期間參加社團活動嗎?如何平衡課業和社團活動?能談談你本科階段的作息時間,以及課余生活嗎?

本科期間參加學校的各種唱歌和攝影比賽,曾獲得校園十佳歌手;對于如何平衡課業和社團活動,我一直牢記我父母從小教導我的一句話,該玩的時候開心玩,該學的時候認真學;本科期間,平常會按時上課,周末主要參加一些志愿者活動,或者會和同學一起到武漢的一些景點游玩。

3.平時工作學習的作息時間是怎么安排的?

平時每天早上會給自己制定一個一天需要完成任務的計劃,爭取一日事一日畢。因此沒有具體的作息時間。

4.研究生期間空閑時,你會做什么,有什么喜愛的體育活動或者健身嗎?頻率是零散的,還是有嚴格的規律和計劃?

平常喜歡打羽毛球,健身房跑跑步。如果沒有特殊事情,我有著嚴格的規律。

5.有最喜歡的歌手或者演員嗎?能談談為什么喜歡他嗎?

最喜歡的歌手是王力宏和周杰倫,很喜歡他們創作的中國風的歌曲,讓世界了解了中國,熱愛中國。我也希望自己以后在研究和工作當中可以像他們一樣,讓世界刮起科研的中國風。

天才:成功都是水到渠成的

1.在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的學習經歷對你最大的改變是什么?

養成了善于獨立思考,大膽思考,敢于嘗試的學習習慣,當然,博士四年時間,和實驗室學長學姐學弟學妹的合作也極大地培養了我團隊協作的能力。

2.能簡單介紹一下你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嗎?

我的研究方向主要依托于人工智能與計算機體系結構,是兩者的結合,叫AI  for System,智能系統優化技術研究。博士期間以第一作者在ATC, DAC, ICPP, SIGMOD, VLDB, IEEE TPDS等會議和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

3.讀博期間,是否經歷過科研不順?甚至陷入迷茫的時候?你是怎么走出困頓的?

肯定會有。這時我一般停下來去找一些相關的文獻來讀,然后做成PPT,講給導師或項目團隊的同學聽,再聽聽他們意見,商討改進的方案。

4.相比于本科生活,研究生生活,最大的區別是什么?

本科生活一般是按部就班,老師布置作業,我們按時完成,研究生生活除了這些,更多的是需要自己獨立思考,敢想敢做,因此研究生的生活中也比本科有更多的挫敗感和進取心。

5.對于學術論文的撰寫,你有什么心得和經驗可以和我們分享一下?比如有什么獨特的看文獻的方法或者論文選題?

經過博士四年的打磨,我認為寫好一篇論文,除了語句通順,語法正確以外,我覺得最重要的是邏輯和題目。因此,我有個習慣就是在寫論文之前,會用一些畫腦圖的軟件勾勒出我整個文章的大綱,包括每一小節需要撰寫的內容,反復推敲之后再進行論文的章節撰寫,這樣可以確保邏輯的合理性。第二點是給論文取一個好題目。題目是一篇文章的窗口,也是評審在bidding這篇文章的時候的第一印象,一個吸引眼球且可以完整描述工作特點的題目是一篇好文章成功的開始。

6.你是如何考慮要出國的?在國外待了多久?得到哪些收獲?有哪些體會,可以談談嗎?

我在2019年10月份出國半年,在美國紐約大學庫朗數學研究所訪問半年,在那里認識了我的德國導師Sebastian Shelter.半年時間雖短,但是我的導師給了我很大的空間和很多學習的機會。比如在我寫完成論文初稿后,他都會一字一句幫我修改,還會告訴我為什么要這樣修改,這讓我領悟到了很多論文撰寫的技巧。就在畢業前,在他的鼓勵下,我自己獨立撰寫了一篇論文,順利被ATC接受,而且評審人還對我的寫作給出了非常高的評價。除此之外,他還經常資助我參加國外一些有趣的研討會,提高自身的學術能力和社交能力。經常給我一些頂會的論文幫他評審,并和他的評審意見進行對比,同時還需要說明我的判斷理由。這種訓練極大地提高了我的學術敏感度。

7.找工作,做了哪些準備?有其他實習經歷嗎?求職時,你只投了華為嗎?優秀的人總是有優秀的煩惱,你手上還有哪些offer?相比較下,為什么選擇華為?

由于科研項目比較多,我基本上沒有刻意去找工作;甚至沒有主動投遞過簡歷,都是企業或者高校聯系我;除了華為,我還拿到了騰訊、IBM、阿里巴巴、深信服、以及兩個初創公司的offer,其中最高的年薪超過360萬人民幣;選擇華為最主要的原因,是能夠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我想這在很多我了解到的公司是很難具備的,但是華為可以做到。

8.華為是怎么找到你的?可以結合你的聘用經歷分享一下華為天才少年的嚴格標準嗎?或者說華為招聘看重什么?你的哪些特質吸引了他們?

是在一次國際會議上接觸到我的;華為天才少年的招聘標準非常嚴格,一般需要經歷7輪左右的流程:簡歷篩選、筆試、初面、主管面試、若干部長面試、總裁面試、HR面試。在這每一環節中都會經過嚴格的考核和篩選,因此也會遇到很多挑戰和阻礙,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或表現不佳都有可能失敗,難度非常大;華為招聘,我認為主要看的是研究方向和科研能力。其中研究方向是華為最為看中的。當然,科研能力也是華為特別看重的,論文、專利是一位博士生科研能力的體現。但華為不是一個唯論文、唯學校的公司。

9.得到這個offer,你是怎樣的心情?會驚訝嗎?得知這個消息有慶祝嗎?

拿到這個offer,說實話我心里還是比較平靜,因為我覺得拿到這個offer,我的責任更大了,壓力也會更多,也會更多的去想今后應該如何做好工作,不辜負大家對我的期望。

10.在華為,你的工作內容主要是什么?

在華為,我的工作內容絕大部分應該還是延續我博士期間的一些相關工作。當然了,到了公司,必然會根據公司業務的需求,調整自己的工作內容,發揮自己最大的優勢。

天才:志當存高遠

1.看你已經發了很多文章,在這個領域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成果,為什么會選擇企業?而不是科研院所或者高校?

選擇企業的最大原因可能還是因為自己博士期間主要待在企業中,而且如果能夠看到自己研究的問題落地到企業中,能夠給企業帶來收益,這種感覺非常好。當然,科研院所和高校也是很好的選擇。對我目前來說,在華為最艱難的時候加入華為,也是希望自己能夠為華為做出一點貢獻,所以我也呼吁更多的青年才俊可以加入華為,幫助華為渡過難關,讓世界刮目相看。

2.對于現在年輕人報怨的996,你有什么樣的看法?特別是處于這樣一個知識快速更新換代的行業,處于一個提倡“狼性”企業文化的公司。

在公司就應該做好每一件事,如果一個人抱有遠大的理想和目標,996絕對不是絆腳石。

3.對于工作、對于未來,你有哪些規劃?比如在華為的職業規劃等,當然不限定于職業。

對于工作,我希望自己能夠在公司努力做好工作,為部門、為公司做出自己的貢獻,不負眾望。對于未來,我希望AI for System這個領域能夠涌現出更多的人才,讓這個新興方向可以立足國際,為體系結構方向注入新鮮的血液。

4.進入華為,進入少年天才項目,會有壓力嗎,來自哪些方面?

當然有壓力,來自公司、社會等等。但是希望我能自己把這種壓力轉化為動力,既然選擇,便風雨兼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