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全媒體記者 鄧陽 明潔 汪盈盈)深入實施以人為核心、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深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持續推動城鄉要素互補、設施互通、發展互融。
全力提升城市品質。深入推進城市和產業“雙集中”,堅持以縣域戰略規劃為引領,加快城市能級提升,提高中心城區首位度,打造產城融合新標桿。持續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改造老舊小區9個。全力推進新城區規劃建設和功能分區,加快迎賓路片區綜合開發,拓展城市空間。完善城市道路、供水等設施建設,啟動井灣中路、文體路等市政路網建設,集中力量打通康泰巷、濱河路延伸線等一批“斷頭路”,加快推進二次供水、漏損治理、燃氣設施老化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動天然氣長輸管線進城到鎮,全面提升城鎮居民生活便利度和幸福感。積極創建國家園林縣城、省級文明城市,全力打造高品質宜居宜業縣城。
奮力推進城鄉治理。深入推進疏堵提暢、市容增顏、臟亂整治、物業提升等專項治理,推動城市管理更加精細化。常態化推行城鄉垃圾分類,啟動實施城鄉環衛一體化項目,持續加強餐廚垃圾處置監管,建成垃圾中轉站。實施城市更新“微改造、精提升”,建設一批城市客廳、口袋公園,打造城鄉居民高品質綠色休閑空間。加快打造智慧城市,深化城市“數公基”標準化、體系化建設,啟動實施智慧建管、智慧停車、智慧物業等數字化平臺建設。新增停車位600個、5G基站100個、充電樁200個,努力讓城鄉更韌性、更智慧。
聚力鄉村全面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打好有效銜接“收官戰”,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縱深推進強縣工程,做特做強“六大”產業,力爭全產業鏈產值達60億元以上,集體經濟10萬元以上的行政村達到130個以上。實施新一輪農村公路提升行動,加快推進106國道洪港至九宮山段、板橋至石航(繞城北路)等重大路網工程建設,新改建農村公路170公里,爭創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全國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
向開放要空間。以更加開放的思維,建優建強新農機、特色農業、旅游康養三大產業供應鏈,推動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等主導產業建鏈融鏈;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加快服務和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重塑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搶抓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政策機遇,主動承接沿海產業轉移;深度融入“武漢都市圈”,緊密對接機械制造、生物醫藥、大健康等產業轉移,當好武漢產業承接配套的大基地、旅居康養的后花園。深化與周邊縣市開放合作、與京山市區域協作,持續推動湘鄂贛邊區文旅產業合作。完善外貿進出口獎勵細則,鼓勵企業參與廣交會、進博會等重點展會,支持外貿出口企業做大做強。
向創新要動能。聚集創新人才。優化高層次人才招引方案,依托武漢高校建設一批人才工作站,聘請一批研究型產業顧問,加強應用型科技人才招引培養。強化金融支持科創服務供給,加強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提高科技創新獎勵標準,鼓勵科創型企業加大科研投入,支持引導企業技術改造升級,力爭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0%以上。培育創新主體。實施好通山(武漢)離岸科創中心“滿園輪換”“落地爬坡”行動,加速科創企業孵化和落地轉化;加大高新企業培育力度,精準培育重點科技型中小企業10家以上;滾動更新“專精特新”企業梯度培育庫,力爭高新技術企業達到42家以上,新增“專精特新”省級中小企業3家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0%以上。
上一篇: 通山:九宮山首屆冰雪運動會隆重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