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全媒體記者 鄧陽 ? 徐涵)堅持高站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決守牢綠色本底,擴大綠色優勢,探索“生態顏值”轉化“生態價值”新路徑。
更高標準筑牢綠色屏障。堅定不移落實長江“十年禁漁”,鞏固提升“長江高水平保護十大提質增效行動”成果。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開展飲用水源地保護、礦山生態修復、畜禽養殖污染整治“十大專項行動”,確保省控及以上監測斷面水質、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達100%,空氣質量優良率、受污染耕地和受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均穩定在95%以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省市目標要求。
統籌推進高速、國省道及省界門戶等重點區域綠化,完成15.9萬畝森林生態系統治理,做好87.1萬畝生態公益林管護,落實116.2萬畝天然林保護,綠化荒山2萬畝以上,確保森林蓄積量增長2.83%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67%以上;強化生物安全系統治理和全鏈條防控,開展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堅行動,守護生態安全。
更大力度加快綠色發展。持續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爭創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
堅持“人民至上”,民生投入增加至公共預算支出的82%以上,讓經濟增長、財稅增量更多轉化為群眾可感可見的生活質量。
讓教育事業更加優質公平。大力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持續增加學位供給,穩步提升公辦園占比和學前教育普惠率;建成迎賓路中學,完成實驗小學、通羊一小、通羊五小二期工程,新增城區學位3500個以上;推進教育數字化賦能,加快縣中振興,辦好一所優質高中,推進中職學校“雙優”建設,改善特殊教育辦學條件,深化義務教育教聯體建設,促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持續加強教師管理,整治師德失范行為。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強化校園餐管理,抓實心理健康教育,呵護學生身心健康。
讓健康服務更加便利可及。完善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快縣中醫院老城院區升級改造,合理設置醫療服務網點,優化老城醫療資源配置;促進優質醫療衛生資源下沉,支持中心鄉鎮衛生院創建二級醫院,推進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深化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和數智化病理服務體系建設,提升縣域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縣域就診率、基層就診率分別達到90%、65%以上;完善院前急救體系,推進120急救指揮中心建設;抓好重點人群健康服務管理,完善“一老一小”健康保障,優化公立醫院辦養老服務,提升托育服務質量,當好群眾健康“守門人”。
讓文體活動更加有形有質。繼續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廣泛開展各類文化下鄉活動,挖掘和打造一批特色文創品牌,評選一批星級“農村書屋”、全民閱讀典型,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提檔升級。強化中港、江源、寶石等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活化利用通山木雕等非遺文化,推進紅色史料和革命文物研究,高質量完成文物“四普”任務。
讓社會保障更加堅實溫暖。讓平安通山更加可感可見。深化“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突出做好道路交通、城鎮燃氣、森林防火、地質災害等重點領域常態化隱患排查和預防機制,壓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提高綜合應急救援水平,持續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嚴格規范政府投資項目管理,持續化解隱性債務,加強村級“三資”監管。深化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實體化建設、實戰化運行,做好婚姻家庭、鄰里糾紛、涉法涉訴等各類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全力推動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向縱深發展,重拳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等突出違法犯罪,加強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和犯罪防治,守護萬家燈火、確保群眾安康。
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全縣政府系統要深刻把握挑重擔、打頭陣、抓落實的“位”與“責”,真正把自己交給工作、把進步交給組織、把評價交給群眾,以抓落實的實效實績答好人民滿意的考卷。
絕對忠誠抓落實。解放思想抓落實。人民至上抓落實。依法行政抓落實。正風肅紀抓落實。使命催人奮進,實干鑄就未來。
筑夢再揚帆,奮進正當時。我縣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銳意進取、攻堅突破,在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通山實踐新征程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