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求意見稿】關于《通山縣企業進規入限獎勵辦法》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

發布日期:2022-12-01 字體:【

關于《通山縣企業進規入限獎勵

辦法》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

?

為全面調動我縣工業、服務業和大個體戶發展成為入規入限企業的積極性,優化壯大工業、服務業經濟規模,進一步推動我縣工業、服務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根據國家、省、市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縣發改局代縣政府起草了《通山縣健全完善企業進規入限機制辦法》,在充分調研和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對《通山縣健全完善企業進規入限機制辦法》進一步進行了修改和完善,并更改為《通山縣企業進規入限獎勵辦法》,從2022年11月28日起7日內,再次通過公告方式向廣大市民征求意見和建議。

聯系人:王臻??聯系電話:0715-2363711

電話受理時間:工作日?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7:30

電子郵件郵箱:252934731@qq.com

?????????????????????????????????????????????

附件:關于《通山縣企業進規入限獎勵辦法》的起草說明

附件:通山縣企業進規入限獎勵辦法(征求意見稿)


注:根據《湖北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辦法》有關規定,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義務有重大影響、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行政規范性文件,要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且期限一般不少于7個工作日(與市場主體生產經營活動密切相關的行政規范性文件,期限一般不少于30日)。




???????????????通山縣發展和改革局

????????????????2022年11月28日


關于《通山縣企業進規入限獎勵辦法》的起草說明

?

為調動我縣工業、服務業企業和大個體戶發展成為規上限上企業的積極性,優化壯大工業、服務業經濟規模,進一步推動我縣工業、服務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結合我縣實際,縣發改局草擬了《通山縣企業進規入限獎勵辦法》,現將相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前期準備

(一)規上限上工業企業調研情況。

1.全縣規上限上企業較少。目前,我縣規上限上企業共120家,其中工業企業86家、服務業34家,在全市最少。(全市規上工業、限上服務業企業共1221家,其中赤壁市286家,工業232家、服務業54家;嘉魚縣216家,工業200家、服務業16家;咸安區193家,工業153家、服務業40家;高新區115家,工業105家、服務業10家;通城縣157家,工業114家、服務業43家;崇陽縣134家,工業134家、服務業22家;通山縣120家,工業86家、服務業34家。)

2.工業、服務業企業進規入限難度大。我縣工業、服務業經濟基礎薄弱,而工業、服務業企業進規入限門檻較高,進規入限標準是要在稅務平臺申報納稅營業額服務業500萬-2000萬不等,而工業則需達到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并且能夠提供相匹配的增值稅發票及產品銷售明細、出入庫單等相關佐證資料,才可申報進規入限。我縣的工業、服務業企業大多體量較小,企業財務制度不健全,導致符合條件能夠申報的企業較少。

3.企業進規入限積極性不高。一是我縣在2021年6月1日前無相關的工業、服務業企業入規獎勵政策(文化產業除外),而其他兄弟縣市已實行工業、服務業企業進規入限獎勵政策多年。二是企業普遍存在抵觸心理,擔心入規后稅收經營成本增加影響切身利益,更愿意是以小規模納稅人(年納稅營業額500萬元以下)的形式申報,可以享受國家對小規模納稅人的政策扶持。三是大部分規上限上工業、服務業企業沒有配備專職統計人員,兼職統計人員業務不熟,加上企業人員流動大,私營業主不愿意真實上報數據,怕加重企業稅費負擔。

(二)制定《辦法》的依據。

1、國家發改委等28部門《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實施方案》(發改就業【2021】396號;

2、《湖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鄂政發【2018】10號;

3、《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穩住經濟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鄂政辦發【2022】40號

二、征求意見情況

2022年10月10日,縣發改局就《通山縣大力支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征求了縣委宣傳部、縣商務局、縣文旅局、縣財政局、縣統計局、縣教育局、縣交通運輸局、縣市場監管局等部門意見;10月11日,縣科經局就《通山縣人民政府關于工業企業入規獎勵辦法(征求意見稿)》征求了縣發改局、縣財政局、縣統計局、縣商務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開發區、縣稅務局、縣招商和投資促進中心等部門意見,并按照相關部門意見對《獎勵辦法》(征求意見稿)進行了修改完善。

按2022年11月21日,通山縣入規入限企業獎勵辦法會商工作會議要求,再次對獎勵辦法進行了修改完善。一是將原《通山縣健全完善企業進規入限機制辦法》改為《通山縣企業進規入限獎勵辦法》;三是11月28日對更名后的《通山縣企業進規入限獎勵辦法》再次發函到縣直相關單位征求意見和在通山政務網發布公告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三是根據縣科經局意見加入了農業加工企業入規內容;四是增加部門職責分工和任務清單;五是明確了獎勵辦法牽頭部門和實施期限。六是對稅務部門提出的修改意見進行了補充完善;七是按照縣司法局法律審查意見書提出的審查意見對《通山縣企業進規入限獎勵辦法》進行了完善。

三、請求縣政府研究解決事項

1.請縣政府審核并印發《通山縣企業進規入限獎勵辦法》。

2.請縣政府將通山縣新增進規入限企業獎勵資金納入財政預算。

?

?

???????????????




通山縣企業進規入限獎勵辦法 ?

(征求意見稿)

?

為拓寬我縣招商引資渠道、優化企業營商環境、調動縣內工業、服務業和大個體戶發展成為入規入限企業的積極性,優化壯大工業、服務業經濟規模,進一步推動我縣工業、服務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根據國家發改委等28部門《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實施方案》(發改就業〔2021〕396號)、《湖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鄂政發〔2018〕10號)、《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通山縣進一步支持企業技術改造若干政策的通知》(通政辦發〔2021〕10號文件精神,參照周邊縣市做法,結合我縣實際,特制訂本辦法:

一、建立獎勵和政策支持機制

(一)獎勵機制

1.工業入規獎勵措施

(1)對工業企業入規成功獎勵10萬元。

(2)工業企業入規后第一年,且年納稅營業額達3000萬元(包含3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增加一次性獎勵5萬元;年納稅營業額達5000萬元(包含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增加一次性獎勵8萬元;年納稅營業額達1億元(包含1億元)以上增加一次性獎勵10萬元。

(3)對符合產業發展政策、發展前景較好、對縣域經濟有一定貢獻的規下工業企業在申報規上企業成功后,將通過“一事一議”方式對于企業積極申報入規的,根據有關政策對遇到的困難給予企業10萬元-50萬元的支持補助資金。

4.對農業加工企業入規成功,當年一次性獎勵100萬元(不與《通山縣推進農業六大特色產業發展實施意見》(通發〔2022〕4號)文件中“農業企業入規一次性獎勵100萬元”獎勵政策重復享受,同時不享受工業企業入規成功當年一次性獎勵10萬元),其他獎勵參照《實施意見》執行。

5.對于申報入規成功的農業加工企業,在保證是規上企業的前提下,依據企業在稅務部門的納稅額,政府通過財政每年予以納稅額相同額度的獎勵。

6.農業企業入規后必須保規三年,如在三年內退規將取消相關獎勵并收回已享受獎勵資金。

2.服務業獎勵措施

(1)對每年新增的住餐服務業給予每戶4萬元獎勵。

(2)對每年新增的文化入規產業給予每戶10萬元獎勵。

(3)對每年新增的其他服務業(含商貿批發零售業)給予每戶6萬元獎勵。

3.對發展企業進規入限的責任單位,每發展一戶進規或入限企業給予2萬元的獎勵,用于單位開展工作經費支出。

(二)政策支持

1.投融資政策

(1)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引導金融機構開展“信易+”業務,鼓勵金融機構對“守合同、重信用”的誠信企業開展無抵押信用貸款,對具有優質商標權、專利權的現代服務業企業通過權利質押貸款方式,擴大收益權質押貸款范圍。支持金融機構與融資擔保公司合作,擴大對工業和現代服務業企業的貸款擔保規模。

(2)支持困難行業發展。對交通運輸、住宿餐飲、文體娛樂、旅游、零售、物流倉儲等困難行業使用紓困基金貸款貼息政策按鄂政辦發〔2022〕40號執行。

2.稅收政策

嚴格落實中央、省、市對企業發展出臺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加大宣傳、培訓力度,準確把握政策口徑,精準服務對象,確保符合條件的納稅人享受稅收政策實惠,保障中央、省、市減稅保就業促增長等一攬子政策措施全面落實到位,為全縣工業和現代服務業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稅收環境。

二、建立進規入限機制

1.對新入園企業正式投產一年后未達到規模以上企業標準的,由開發區督促限期整改增效,限期內仍未達到入規條件的,按照企業進園時與政府簽訂的投資協議約定內容要求企業退還相關優惠政策,并要求企業退出園區。

2.對入園老企業,已入園兩年以上,還未達到進規入限條件的,由開發區督促在一年內整改增效,一年后仍未達到進規條件的,按照企業進園時與政府簽訂的投資協議約定內容要求企業退還相關優惠政策,并要求企業退出園區。

3.對實際符合進規條件,但在稅務平臺納稅營業額沒有達到進規入限要求的企業,由責任單位牽頭聯合稅務部門實地核查,督促企業如實申報營業收入,在稅務平臺上真實反映營業狀況,并指導企業申報規上或限上企業。

4.對實際符合進規納限要求的大個體工商戶,由責任單位牽頭聯合市場監督管理、稅務部門核查,引導、鼓勵符合條件的個體經營戶辦理轉型升級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個轉企),并指導企業申報規上或限上企業。

三、建立獎勵資金來源保障機制

1、本辦法的獎勵資金納入縣本級財政預算,實行年度考核,動態管理。年度進規入限企業個數由縣統計局統一進行核定后,將進規入限企業名單報縣發改局,由發改局對進規入限企業和責任單位獎勵匯總表上報縣財政局;縣財政局按發改局上報的匯總表將獎勵資金一次性撥付給責任單位,責任單位結合企業進規入限的具體情況再撥付給新增企業。獎勵資金分二次兌現,其中當年成功入限獎勵一半,第二年獎勵一半。

2、新增進規入限企業必須為在通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注冊登記的法人企業,無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和違法行為;會計信用和納稅信用良好;無財政資金使用違紀、違規行為;企業財務管理規范,并按時向主管單位、統計部門等報送相應報表。限上服務業企業人員必須服從主管單位、統計部門的業務指導和調度,統計基礎工作規范,上報數據全面、及時、準確。

3、獎勵措施在實施期間,如湖北省、咸寧市出臺新的獎勵政策,按照分級負擔就高不就低原則執行,不重復獎勵。

4、如有違反下列情節之一的,將取消政策扶持,中止資金獎勵:(1)新增限上企業、大個體戶未在庫滿二年以上,農業加工企業進規未在庫滿三年以上,隨意退出;(2)新增限上企業、大個體戶未按要求及時做好聯網直報統計報表,出現瞞報、遲報、少報、拒報情形的;(3)入限企業在庫期間,如有發生違法行為,受國家法律、法規處罰的。

四、建立健全保障機制

1、明確職責分工。根據獎勵辦法的實施工作要求,形成部門任務工作清單:縣發改局牽頭負責企業進規入限獎勵核定數據匯總和服務業總體目標任務分解工作;統計局負責進規入限企業的業務指導、數據填報、匯總統計和上報工作;縣科經局負責工業企業進規工作;縣商務局負責全縣批零住餐等服務業入限工作;縣委宣傳部、縣文旅局負責文化旅游、體育娛樂產業進規入限工作;縣交通運輸局負責交通運輸、倉儲和物流服務業入限工作;縣教育局負責民營教育服務業入限工作;縣住建局、城投公司負責建筑業、房地產、物業管理、市政設施管理、建筑工程機械與設備經營等服務業入限工作;縣公安局負責安全保護服務業入限工作;縣農業農村局負責農業加工產業、農業機械經營租賃業進規入限工作;縣民政局負責婚姻服務、殯葬服務、社會服務等入限工作;縣司法局負責法律服務入限工作;縣人社局負責人力資源服務入限工作;縣衛健局負責衛生、托育所入限工作;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負責地質勘查、工程技術與設計服務入限工作;縣水利和湖泊局負責水利管理業入限工作;市生態環境局通山分局負責環境與生態監測檢測服務、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入限工作;縣城市執法局負責環境衛生管理、城鄉市容管理、綠化管理、城市公園管理入限工作;縣林業局負責林業加工業入規工作;縣稅務局負責稅務納稅、免稅依據證明等服務工作;縣市場監管局負責全縣企業登記、變更等企業動態情況工作、縣財政局負責企業獎勵資金兌現和撥付工作。

2、強化統籌推進。加強企業進規入限工作的組織領導,按照縣“拼搏趕超”工作方案的任務分工,各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加強協作配合,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研判縣域內工業、服務業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制定促進工業及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措施,為工業、服務業企業發展壯大創造優良發展環境。統計局、發改局、稅務局、市場監管局要與行業主管部門加強聯系合作,建立工業和服務業形勢分析制度和數據共享機制。加強規模和限上企業入庫、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企業統計工作。公安、稅務、市場監管、應急、人社等行業主管部門要切實把工業和服務業統計工作擺到重要位置,健全工作機制,對達到入規入限條件,但拒不配合工作的企業,要加大日常監管力度,增加抽查頻率,嚴厲打擊偷稅漏稅及相關違法行為。對配合和支持入規入限工作的企業在項目審批、評級評優、政府采購等方面給予優先安排,確保規上企業和限上企業相關數據應統盡統、及時準確。

3、強化責任落實。加強規上和限上企業發展績效考核評價工作,將工業、服務業發展指標納入縣直相關部門績效考核,加大對發展目標和政策落實情況的考評督查力度。加大日常監督力度,充分發揮督查“指揮棒”作用,縣政府督查室要強化督促檢查,定期匯總、通報各部門貫徹落實情況,督促工業、服務業發展目標落實到位。

五、本辦法由縣發改局負責解釋。

六、本辦法自二0二二年一月一日起執行,有效期五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