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來源:通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發布日期:2021-05-18 字體:【

機構名稱:通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機構地址:湖北省咸寧市通山縣迎賓大道橫三路

機構電話:辦公電話:0715-2907002;消費者投訴電話:12315

辦公時間:法定工作日上午8:30—12:00 下午2:30—5:30(冬季)3:00—6:00(夏季)

負責人姓名:宋驕陽

機構職能:

(一)負責市場綜合監督管理。貫徹執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有關法律法規,組織實施質量強縣戰略、食品安全戰略、標準化戰略、知識產權戰略,擬訂并組織實施有關規劃,規范和維護市場秩序,營造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二)負責市場主體統一登記注冊。組織指導各類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的登記注冊工作。負責市場主體信息公示和共享機制建設。依法公示和共享有關信息,加強信用監管,推動市場主體信用體系建設。

(三)負責組織和指導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工作。指導鄉鎮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隊伍建設,落實將鹽業執法整合納入市場監管執法相關工作。推動實行統一的市場監管。組織查處重大違法案件和有重大影響的跨區域案件。規范市場監管行政執法行為。

(四)負責反壟斷統一執法。統籌推進競爭政策實施,組織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制度。依法對經營者集中行為進行監督并依據國家、省反壟斷執法機構委托開展調查,依授權負責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和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等反壟斷執法工作。

(五)負責監督管理規范市場秩序。依法監督管理規范市場交易、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組織指導查處價格和收費違法違規、不正當競爭、違法直銷、傳銷和制售假冒偽劣行為。組織實施合同行政監督管理。指導廣告業發展,監督管理廣告行為。依法查處無照生產經營和相關無證生產經營行為。指導縣消費者協會開展消費維權工作。

(六)負責宏觀質量管理。擬訂并實施質量發展的制度措施。協調推進區域品牌建設,統籌質量基礎設施建設與應用,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重大工程設備質量監理制度,組織重大質量事故調查,落實缺陷產品召回相關工作,監督管理產品防偽工作。承擔縣實施質量強縣工作委員會日常工作。

(七)負責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負責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和安全風險監控工作。組織實施質量分級制度、質量安全追溯制度。實施工業產品生產許可管理。

(八)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綜合管理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監督工作,監督檢查高耗能特種設備節能標準的執行情況。承擔縣特種設備安全專業委員會日常工作。

(九)負責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綜合協調。組織制定食品安全重大政策并組織實施。負責食品安全應急體系建設,組織指導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工作。落實食品安全重要信息直報制度。

(十)負責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建立覆蓋食品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的監督檢查制度和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并組織實施,防范區域性、系統性食品安全風險。推動建立食品生產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的機制,健全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組織開展食品安全監督抽檢、風險監測、核查處置和風險預警、風險交流工作。組織實施特殊食品監督管理。

(十一)負責藥品安全監督管理。監督實施藥品標準及分類管理制度,監督實施質量管理規范。組織開展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評價和處置工作。依權限或根據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委托,組織、指導藥品生產、經營環節的許可、備案、檢查以及藥品生產、經營、使用環節違法行為的查處。組織實施執業藥師資格準入制度及執業藥師注冊工作。負責現代醫藥產業人才隊伍建設。配合有關部門指導藥品行業生產經營企業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工作。

(十二)負責醫療器械安全監督管理。監督實施醫療器械標準及分類管理制度,監督實施醫療器械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組織開展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評價和處置工作。依權限或根據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委托,組織、指導醫療器械生產、經營環節的許可、備案、檢查以及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使用環節違法行為的查處。配合有關部門指導醫療器械行業生產經營企業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工作。

(十三)負責化妝品安全監督管理。組織監督實施化妝品標準及分類管理制度,監督實施化妝品質量管理規范。組織開展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評價和處置工作。依權限或根據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委托,組織、指導化妝品生產環節的許可、備案、檢查以及化妝品生產、經營環節違法行為的查處。

(十四)負責統一管理計量工作。推行國家法定計量單位,執行國家計量制度,管理計量器具及量值傳遞和比對工作。規范、監督商品量和市場計量行為。

(十五)負責統一管理標準化工作。組織協調并指導推動各部門、各行業的標準化工作。依法協調指導和監督地方標準、團體標準的制修訂工作。依法對標準的實施進行監督,規范標準化行為。綜合協調標準化事業發展,推進建立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承擔縣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日常工作。

(十六)負責統一管理檢驗檢測工作。推進檢驗檢測機構改革,規范檢驗檢測市場,完善檢驗檢測體系,指導協調檢驗檢測行業發展。

(十七)負責統一管理、監督和綜合協調認證認可工作。組織實施統一的認證認可和合格評定監督管理制度,依法監督管理認證認可和合格評定工作。

(十八)負責市場監督管理科技和信息化建設、新聞宣傳、交流與合作。按照規定承擔應對技術性貿易措施有關工作。

(十九)負責知識產權監督管理。擬訂并組織實施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的政策、規劃,建設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公共服務體系,指導商標專利執法,保護知識產權,促進知識產權創造和運用。

(二十)承擔縣政府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日常工作。

(二十一)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任務。

(二十二)職能轉變。

1、推動優質發展。加強全面質量管理和質量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完善質量激勵制度,統籌推進標準強縣、質量強縣、品牌強縣和知識產權強縣建設。發揮標準引領作用,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廣泛推行質量認證,強化知識產權創造、運用和保護,打響區域知名品牌。建立企業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強制報告制度,強化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推廣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培育發展技術先進的團體標準,對標國際,提高標準整體水平,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2、深化簡政放權。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進簡政放權,改革市場主體準入、退出等制度,深化“涉企證照市場通辦”,統籌推進“多證合一“證照分離“證照聯辦”等改革,推動“照后減證”,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加快檢驗檢測機構市場化社會化改革,減少評比達標、認定獎勵、示范創建等活動,減少行政審批事項,營造寬松便利的準入環境,推進市場主體準入到退出全過程便利化,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優化營商環境。

3、嚴守安全底線。遵循“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要求,堅持多管齊下、綜合施策、社會共治,推進全主體、全鏈條、全品種監管,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強化現場檢查和風險點位排查,及時有效掌握苗頭性問題,消除風險隱患,嚴懲違法違規行為,防范化解市場監管領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守住安全底線。

4、優化監管方式。在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基礎上,推進分類監管。對新產業、新業態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對人民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或者公眾關注的領域實施重點監管,對涉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食品、特種設備等特殊領域實施全過程監管。對消費者投訴、質量監督舉報、食品藥品投訴、知識產權投訴、價格舉報,實行統一受理承辦。創新監管手段,注重依據標準監管,推行“互聯網+監管”、數字監管,推進監管信息共享,構建以標準為指引、以信息公示為手段、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體系,提升監管效能,推動監管到位。

5、提高服務水平。加快整合消費投訴、質量監督舉報、食品藥品投訴、知識產權投訴、價格舉報專線。推進市場主體準入到退出全過程便利化,主動服務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積極服務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和辦事群眾,整合運用市場監管職能中的要素資源,主動服務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積極服務市場主體。

6、強化執法監管。加大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打擊假冒偽劣和侵犯知識產權行為、整治虛假違法廣告等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力度,破除阻礙市場活力發揮的各種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整治影響市場秩序的突出問題,確保全縣市場秩序持續良好。推行線上線下無理由退貨承諾,推進放心示范單位創建,實施“放心消費”行動,加快構建并不斷鞏固安全放心的市場環境和消費環境。

(二十三)有關職責分工。

1、與縣公安局的有關職責分工。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與縣公安局建立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工作銜接機制。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發現違法行為涉嫌犯罪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移送公安機關,公安機關應當迅速進行審查,并依法做出立案或者不予立案的決定。公安機關依法提請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作出檢驗、鑒定、認定等協助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予以協助。

2、與縣農業農村局的有關職責分工。(1)縣農業農村局負責食用農產品從種植養殖環節到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者生產加工企業前的質量安全監督管理。食用農產品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者生產加工企業后,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監督管理。(2)縣農業農村局負責全環節動植物疫病防控處置,負責畜禽屠宰環節、生鮮乳收購環節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3)兩部門要建立食品安全產地準出、市場準入和追溯機制,建立質量安全情況通報制度,加強協作配合和工作銜接,形成監管合力。

3、與縣衛生健康局的有關職責分工。縣衛生健康局負責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工作,會同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制定、實施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縣衛生健康局對通過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或者接到舉報發現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應當立即組織進行檢查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并及時向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對于得出不安全結論的食品,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應當立即采取措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在監督管理工作中發現需要進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應當及時向縣衛生健康局提出建議。

4、與縣發展和改革局的有關職責分工。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應當與縣發展和改革局建立市場價格監管、執法聯動機制。縣發展和改革局負責市場定價和日常監督檢查,發現涉嫌價格法規違法行為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移送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應當迅速進行審查,并依法做出立案或者不予立案的決定。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價格法規違法行為處理的結果應通報縣發展和改革局。

5、與縣生態環境局的有關職責分工。(1)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鍋爐節能標準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鍋爐生產、進口、銷售環節環境保護標準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縣生態環境局負責對鍋爐使用環節的排污許可證持有情況和按證排污情況,執行環境保護標準及其他環境管理要求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2)縣生態環境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加強數據共享、信息互通,在推動鍋爐節能環保改造、淘汰落后鍋爐等方面強化溝通協作,及時通報并協調解決鍋爐節能環保工作中發現的問題。

二、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人事教育股)。負責機關文電、.會務、機要、檔案等日常運轉工作,承擔安全、保密、信訪、維穩、政務公開、政務宣傳、政務督辦、文明創建、綜治、后勤管理等工作。組織協調市場監督管理方面重大事故的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工作。組織開展相關政策研究和綜合分析,承擔重要綜合性文件、文稿的起草工作。負責本部門信息化建設工作。承擔新聞宣傳、新聞發布管理工作。組織市場監督管理輿情監測、分析和協調處置工作。協調組織重大宣傳活動,組織指導宣傳教育工作。

承擔機關和直屬單位的干部人事、機構編制、勞動工資、教育培訓、外事等工作。指導相關人才隊伍建設和基層規范化建設工作。承擔協調推進市場監督管理方面深化改革工作。做好隊伍建設的督察工作,督導檢查直屬單位履職盡責,對不正確、不恰當履職行為進行糾正和查處。負責機關離退休干部工作,指導直屬單位離退休干部工作。

二) 政策法規股(消費者權益保護股)。承擔起草有關規范性文件工作,負責重大事項、重大行政措施合法性審查和公平競爭審查,負責重大行政執法決定的法制審核。承擔依法依規設計執法程序、規范自由裁量權和行政執法監督工作。承擔或參與有關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賠償工作。擬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加強政風行風建設工作規劃并組織實施。組織開展有關法治宣傳教育工作。

擬定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及稽查辦案的制度措施并組織實施。指導查處市場主體準入、生產、經營、交易中的有關違法行為和案件查辦工作。承擔組織查處、督辦大案要案和有重大影響的跨區域案件,負責協調跨區域案件的查處工作。指導鄉鎮市場監督管理綜合執法及其隊伍建設工作。

擬定保護消費者權益具體措施、辦法并組織實施。指導并組織開展消費環境建設和消費環境評價工作。負責12315網絡體系建設和投訴舉報咨詢的受理、處理及數據匯總分析、管理使用工作。指導消費教育,引導健康消費,推動消費升級。

三) 財務股。制訂目標考核、效能評估等制度、措施并組織實施。負責組織開展財務、項目、績效等審計工作。負責機關和直屬單位預決算、控制規范、政府采購、國有資產、基本建設管理。承擔各類資金管理工作。協調組織機關、直屬單位收費管理、票據管理、罰沒物資處理工作。指導本系統裝備配備管理工作。

擬訂實施本部門相關科技發展規劃和技術機構建設規劃,提出質量基礎設施建設等重大科技需求,承擔科研攻關、科技普及、技術引進、成果應用、重大技術改造和重大技術裝備的管理事項。

四)行政許可股(信用監管股)。組織協調、統籌推進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生產許可等審批制度改革、審批標準化建設和便利營商政策措施。擬訂市場主體統一登記注冊和營業執照核發的制度措施并指導實施。承擔食品生產經營領域許可管理工作。依權限承擔藥品經營環節的許可、備案管理工作。承擔醫療器械經營的許可、備案和監督管理工作。承擔工業產品生產許可管理工作。依法承擔合同備案工作。承擔指導登記注冊全程電子化工作。承擔登記注冊信息的分析公開工作。扶持個體私營經濟發展,承擔建立完善小微企業名錄工作。指導基層市場監管所開展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專業市場的黨建工作。

擬定信用監督管理的制度措施、辦法,組織指導對市場主體登記注冊行為的監督檢查工作,承擔本級登記注冊企業的監督管理工作。承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相關工作。組織指導信用分類管理和信息公示工作,負責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和監管系統的建設管理工作。負責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等監管工作。建立經營異常名錄和“黑名單”,承擔市場主體監督管理信息和公示信息歸集共享、聯合懲戒的協調聯系工作。承擔縣政務服務中心(窗口)的環境建設、后勤保障及工作人員的管理、考核等工作。

五)市場監管股(知識產權和價格監管股)。指導、協助網絡市場行政執法工作。組織指導網絡交易平臺和網絡經營主體規范管理工作。組織實施網絡市場監測工作。建立縣網絡市場監管聯席會議機制。指導電子取證工作。組織協調實施商品交易市場綜合監管工作,依法監督管理市場舉辦者經營行為。依法組織實施合同、拍賣行為監督管理,管理抵押物登記。擬定實施廣告監督管理的制度措施,指導藥品、保健食品、醫療器械、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廣告審查工作。組織監測各類媒介廣告發布情況。指導廣告審查機構和廣告行業組織的工作。

組織實施知識產權創造及質量提升工作。組織推進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和人才隊伍建設,開展知識產權公共信息分析利用和風險預警工作。擬訂并組織實施專利監督管理的制度措施。依法保護專利權。指導和規范專利運用。組織調處專利糾紛。承擔縣知識產權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組織實施商品價格、服務價格以及國家機關、事業性收費的監督檢查工作。組織指導查處價格收費違法違規行為和不正當競爭行為。承擔監督管理直銷企業、直銷員及其直銷活動和打擊傳銷工作。完善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并組織實施。依授權負責反壟斷執法工作,對經營者集中進行監督并依據國家、省反壟斷執法機構委托開展調查。指導、協助查處相關重大違法行為。

六) 質量建設股(標準計量股)。推動質量強縣工作,統籌協調質量強縣建設中的重大問題。負責質量強縣建設目標任務分解、督查、考核等工作,協調考核結果的應用。建立完善約談、通報機制,協同有關部門建立質量安全問責機制。承擔縣實施質量強縣工作委員會日常工作。

做好加強質量管理,推進品牌建設相關工作。貫徹落實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強制報告制度、缺陷產品召回制度,組織重大產品質量事故調查。組織實施產品及服務質量提升、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強制報告和重大工程設備質量監理、產品防偽工作,落實缺陷產品召回相關工作。承擔產品質量安全預警、風險監控、分類監管工作和區域性、行業性產品質量整治工作。指導和協調產品質量的行業、地方和專業性監督。擬訂全縣重點監督的產品目錄,組織開展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及抽查后處理工作。開展服務質量監督監測。

依法監督管理認證認可和檢驗檢測工作。負責檢驗檢測機構監督管理工作。組織開展認證認可和檢驗檢測機構能力驗證及比對工作。規劃指導檢驗檢測行業發展。

依法組織地方標準(含標準樣品)的立項、編號、發布和備案工作。推動參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相關工作,依法推進團體標準、企業標準相關工作。管理商品條碼工作。按規定承擔技術貿易措施有關工作。負責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管理工作。承擔縣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日常工作。

推行國家法定計量單位,負責計量標準、計量標準物質和計量器具管理工作,組織量值傳遞溯源和計量比對工作。負責制定地方計量檢定規程和技術規范并組織實施。承擔商品量、市場計量行為、計量仲裁檢定和計量技術機構及人員監督管理工作。規范計量數據使用。

指導、協助查處相關重大違法行為。

七)食品生產監管股(食品流通監管股)。統籌協調食品安全過程監管中的重大問題,推動健全食品安全跨地區跨部門協調聯動機制。負責食品安全縣建設目標任務分解、督查、考核等工作,協調考核結果的應用。推動落實黨政同責規定,完善約談、通報機制,協同有關部門建立食品安全問責機制。參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指導、協助查處相關重大違法行為。承擔縣政府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日常工作。

分析掌握生產經營領域食品安全形勢,做好食品(含特殊食品、保健食品、酒類食品、食品添加劑、食鹽)生產經營環節監督管理工作,推動落實食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組織實施開展食品生產經營環節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組織開展全縣生產經營領域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督促指導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組織實施餐飲質量安全提升行動,指導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擬訂食品(含食用農產品,下同)安全監督抽檢計劃并組織實施,定期公布相關信息。督促指導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召回工作。組織開展食品安全評價性抽檢、風險預警和風險交流。

制定食品安全標準、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承擔風險監測工作,組織排查風險隱患。

八)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監管股。組織并監督實施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質量管理規范。組織實施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相關生產經營和使用環節質量監督檢查、安全風險監測和處置。承擔第一類醫療器械產品監督管理工作。組織開展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配合做好放射性藥品、麻醉藥品、毒性藥品及精神藥品、藥品類易制毒化學品的生產、相關經營環節和使用環節監督管理工作。配合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配合實施國家鼓勵藥品創新、產業服務政策。

擬訂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等安全監督抽檢計劃并組織實施,定期公布相關信息。督促指導不合格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核查、處置、召回工作。組織開展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安全評價性抽檢、風險預警和風險交流。制定藥品安全標準、藥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承擔風險監測工作,組織排查風險隱患。指導、協助查處相關重大違法行為。

九)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股。擬訂特種設備安全有關制度、措施并監督實施。依法組織開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對特種設備的生產(設計、制造、安裝、改造、修理)、經營、使用、檢驗、檢測等環節進行監督檢查。監督檢查特種設備進出口,以及高耗能特種設備節能標準的執行情況。依法依規、按規定權限組織調查處理特種設備事故,并進行綜合統計和風險隱患分析研判。監督管理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和檢驗檢測人員、作業人員。推動特種設備安全科技研究并推廣應用。指導、協助查處相關重大違法行為。承擔縣特種設備安全專業委員會日常工作。

機關黨委。負責機關和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上一篇: 通山縣統計局

下一篇: 通山縣商務局

./t20210223_2276862_ap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