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對縣政協十屆四次會議第004號提案的答復

索引號 : K26422872/2021-18391 文       號 :

主題分類: 政務督查 發文單位: 通山縣政府督查室

名       稱: 關于對縣政協十屆四次會議第004號提案的答復 發布日期: 2021年06月04日

有效性: 有效 發文日期: 2021-06-04 10:15:23

阮海瓊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鼓勵我縣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阮海瓊委員,感謝您對我縣養老產業發展的關心,您的提案很好,我們十分認同,針對養老服務工作,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放開市場,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養老產業發展。

近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我們致力于構建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支持民辦養老機構發展政策逐步完善。一是全面放開養老市場。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精神,民政部門從2019年元月開始,取消了養老機構設立許可。二是強化配套政策支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要求,縣政府和相關部門在財政、稅費、土地、融資等方面采取措施,鼓勵、扶持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或者個人興辦、運營養老、老年人日間照料、老年文化體育活動等設施。三是加大稅費減免力度。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35號)和《咸寧市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咸政辦函〔2019〕41號)文件精神,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并明確了投融資、土地供應、稅費優惠、補貼支持、人才培養和就業、鼓勵公益慈善組織支持養老服務等系列政策措施。在稅費優惠政策方面,要求落實好國家現行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對養老機構提供的養護服務免征營業稅,對非營利性養老機構自用房產、土地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對符合條件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按規定免征企業所得稅。現行支持養老服務業的稅收政策,對投資主體不區分資本性質,符合條件的民間資本和境外資本投資養老服務業,均可享受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非本地投資者舉辦養老服務項目與當地投資者享受同等政策待遇,當地不得以任何名目對此加以限制。對養老機構用水、用電等按照居民生活類價格執行。另外,我國所得稅制對公益性捐贈有明確的鼓勵政策,民間資本對民營養老院的捐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可以充分享受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政策。

二、強化措施,積極做好養老產業發展協調服務工作。

1、加大產業發展政策支持力度2016年起,我們采取公建民營、民辦公助、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模式支持和引導社會力量興建各類養老服務設施,建有農村福利院12所,民辦養老機構2所,其中:公建民營四星級示范養老機構1所(通山縣醫養中心)、民辦公助養老機構1所(通山縣南寶塘老年公寓),村居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活動中心141個,建成養老床位2347張,全縣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36.4張,有效推動了我縣養老產業發展。特別是對民辦養老機構扶持力度呈逐年加大之勢,2019年對我縣民辦養老機構,每張床位按自理人員每年1000元、失能人員每年2000元標準給予補貼,失能人員補貼標準高于我市其他縣市區33%,發放民辦養老機構床位補貼達29.2萬元,較往年同期增長28.9%。今年民辦養老機構受疫情影響,運營困難較大,我局率先垂范,積極爭取,為民辦養老機構48名工作人員,按每人每天150元標準,發放臨時工作補貼27.5萬元,是我市唯一一家向民辦養老機構發放臨時工作補貼的單位;同時,為民辦養老機構119位院民,按每人1000元標準,發放疫情期間生活補貼11.9萬元。

2、加大養老服務政策培訓力度。我們按照“積極發展、多種形式、全面加強、突出重點”的原則,大力發展養老服務相關專業,不斷擴大人才培養規模,積極開展崗位培訓和在職遠程教育培訓。近3年,我們先后組織全縣養老機構負責人、護理員開展省、市、縣級各類培訓11次,累計培訓480人次。今年8月,民政部采取線上培訓方式舉辦全國護理員培訓班,我縣參與人數31人,其中:民辦養老機構7人,目前仍在培訓中,9月底考試合格后頒發護理員合格證書,將有效提升了我縣護理人員整體服務水平。

3、加大養老服務政策落實力度。根據《養老機構管理辦法》要求,今年我們開展了3次不定期檢查,對養老機構進行明察暗訪,通過直插第一現場、走訪周邊群眾、院民訪談等形式,客觀全面了解養老服務機構運營是否正常、管理是否規范、是否存在虐老現象以及入住老人是否滿意等情況,同時,多次配合相關部門開展消防、食品安全檢查,有效提升了我縣養老服務機構服務質量,保障了高齡老人的合法權益。

?


  • |
  • |
./t20210604_2333209_ap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