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通山縣農村義務教育 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號 : K26422872/2020-24142 文       號 :

主題分類: 政務公開 發文單位: 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名       稱: 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通山縣農村義務教育 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布日期: 2020年12月25日

有效性: 有效 發文日期: 2020-12-25 08:44:41

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通山縣農村義務教育

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

?

各鄉鎮人民政府,風景區、開發區、富水湖管委會,富水湖濕地公園管理處,縣政府各部門:

通山縣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方案已經縣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

通山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91227

?

通山縣農村義務教育

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方案

?

根據財政部、教育部《關于下達2019年城鄉義務教育補助經費預算的通知》(財科教〔2019〕30號)和《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意見》(鄂政辦發〔2012〕12號)要求,為更好的調整實施我縣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實施標準及模式

(一)人員范圍。我縣作為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省級試點,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均可享受。參照2019年秋季學期,通山縣享受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學校共有138總計63674人(其中初中28所,學生18325人;小學110所,學生45349人)。每年具體享受營養改善計劃政策的學生人數按當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實名制統計數據為準。

(二)實施時間。本方案自2020年春季開始實施,以后每年根據政策方面變化和實際情況可進行適當調整。

(三)補助標準。根據財政部、教育部《關于下達2019年城鄉義務教育補助經費預算的通知》精神,我縣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暫行標準為每生每天4元,全年按200天預算。

(四)供餐模式。資金足額用于為學生提供等值優質的營養膳食,不得直接發放現金給學生及家長個人,因考慮學生實際情況及學校食堂供餐能力等方面因素,采取課間供餐和食堂集中供餐兩種模式。即:小學學生和初中走讀學生按每生每天課間發放1盒營養奶;初中住讀學生(含愿意搭中餐的走讀學生)在原有營養食譜中每天免費增加營養菜品一份(肉、蛋等食品),每天免費增加的營養菜品成本價格不得少于4元。

(五)采購方式。1課間餐提供的營養奶采取公開招標采購的模式,項目設為一個標三個包。2.住宿生每天免費增加供應的營養菜品原料(肉、蛋等食品)設一個標一個包,通過公開招標采購,確定中標單位定點采購配送。3項目實行一年一招標方式。

二、組織機構及職能職責

(一)縣人民政府成立由縣政府分管副縣長任組長,相關單位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通山縣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教育局,教育局分管學生營養改善工作的副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

(二)縣教育部門是學生營養改善工作的實施主體對營養改善資金和營養餐質量安全負主體責任,牽頭負責營養改善計劃的組織實施要把營養改善計劃的實施作為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的重要工作,建設、改造學校食堂(伙房),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和監督機制,強化對食品安全的監督檢查;會同財政和審計等部門加強資金監管;會同財政、發改等部門加強學校食堂建設,改善學校供餐條件。制定營養奶中標企業的管理辦法,完善約束和處罰機制。配合有關部門做好食品安全監管,開展食品安全檢查;配合衛生健康部門開展學生營養健康狀況監測評估;配合衛生健康和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營養知識與食品安全宣傳教育。

(四)縣財政部門要充分發揮公共財政職能,制定和完善相關政策,切實加大投入,落實專項資金,加強資金監管,提高經費使用效益。

(五)縣公共資源交易部門要指導教育部門做好采購項目的公開招投標工作,并依法依規組織項目進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開展采購活動。

(六)縣發改部門要加大力度支持農村學校改善供餐條件。加強農副產品價格監測、預警和監督檢查,及時提供農副產品價格監測有關數據,推進降低農副產品流通環節稅費工作。

(七)縣農業部門負責對學校定點采購生產基地的食用農產品生產環節質量安全進行監管。鼓勵和推動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向農村學校供應安全優質食用農產品。從生產技術上指導和支持學校開展農產品種植、養殖等生產實踐活動。

(八)縣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供餐企業主體資格的登記和管理,承擔學校食品安全監督管理,依法查處涉及學校的食品安全違法行為;建立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及時向教育部門通報學校食品安全相關信息;對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進行抽查考核,指導學校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和宣傳教育;依法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學校食品安全事故調查處理,開展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制定及演練和學校食品安全事故調查。

(九)縣衛生健康部門負責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與評估、食品安全事故的病人救治、流行病學調查和衛生學處置;對學生營養改善提出指導意見,制定營養知識宣傳教育和營養健康狀況監測評估方案;在教育部門配合下,開展營養知識宣傳教育和營養健康狀況監測評估。

(十)縣監察部門負責對各鄉鎮和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營養改善計劃實施過程中履行職責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十一)縣審計部門負責對營養改善計劃資金使用的真實性、合法性及其效益進行審計和審計調查,保證資金安全。

(十二)縣宣傳部門負責新聞宣傳,引導新聞媒體全面、客觀地反映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情況,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三、資金管理與監督

(一)資金使用。省級試點補助資金要足額為學生提供等值優質的食品,嚴禁用于補貼教職工伙食和其他學校經費支出。縣教育局設立營養改善計劃專賬,按自然年度裝訂全縣總賬存放備查。

(二)資金撥付。縣財政部門收到專項資金預算文件后,及時下達預算,落實專項資金。中標企業的資金按照合同約定和學校簽收憑證通過財政直接支付到中標企業賬戶。

(三)資金監管。縣財政局、縣教育局制定營養改善計劃經費管理辦法,明確資金使用范圍和支出標準,將專項資金納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實行分賬核算,集中支付,專款專用。定期公布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資金總量、學校名單及受益學生人數等信息,學校、供餐單位定期公布經費賬目、配餐標準、營養食譜、食品數量和價格以及用餐學生名單等信息,按受學生、家長和社會監督。

(四)食品安全。縣教育局和縣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是營養改善計劃食品安全工作的牽頭和責任單位,要通過公開招標方式,確保采購優質品牌放心食品;要定期組織營養改善計劃食品質量衛生督查,確保營養餐食品衛生安全工作萬無一失。

(五)縣教育局和學校結合現有學籍管理平臺,建立營養餐實名制學生信息管理系統,對學生人數、補助標準、受益人次等情況進行動態監控,杜絕套取專項資金行為。學校要按照規定,結合本校實際制定食堂經費使用與管理辦法,細化支出范圍與標準,加強實物消耗核算。實行成本核算零利潤原則,厲行節約,確保資金使用安全、規范和有效。

(六)建立營養改善計劃資金專項審計制度,要加大對營養改善計劃專項資金使用的監督力度,將營養改善計劃資金的使用和管理列為審計重點。

(七)建立專項資金管理問責機制,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資金實行“誰使用、誰負責”的責任追究制度,對于虛報、冒領、擠占、挪用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資金等行為,一經查實,嚴肅處理。

(八)設立通山縣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監督舉報電話和郵箱

通山縣紀委監委第四紀檢監察組:

電話:07152298672

郵箱:513397770@qq.com。

通山縣教育局:

電話:07152298637

郵箱:954499510@qq.com

?

  • |
  • |
./t20201225_2242319_ap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