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印發《“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兑巹潯诽岢?,到2025年,每個居民都擁有一份動態管理的電子健康檔案和一個功能完備的電子健康碼。
2025年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基本建成
《規劃》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設形成統一權威、互聯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支撐保障體系,基本實現公立醫療衛生機構與全民健康信息平臺聯通全覆蓋。加速推進高速泛在、云網融合、智能敏捷、集約共享、安全可控的全民健康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依托國家電子政務外網、互聯網、光纖寬帶、虛擬專線和5G等網絡建設完善衛生健康行業網。全民健康信息化統籌管理能力明顯增強,醫療衛生機構互通共享取得標志性進展,二級以上醫院基本實現院內醫療服務信息互通共享,三級醫院實現核心信息互通共享。
全員人口信息、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和基礎資源等數據庫更加完善。數字健康服務成為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居民擁有一份動態管理的電子健康檔案和一個功能完備的電子健康碼,推動每個家庭實現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建成若干區域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與“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省,基本形成衛生健康行業機構數字化、資源網絡化、服務智能化、監管一體化的全民健康信息服務體系。
拓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模式
《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期間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強調要堅持“統籌集約、共建共享,服務導向、業務驅動,開放融合、創新發展,規范有序、安全可控”的基本原則。列出了8個方面主要任務:
一是集約建設信息化基礎設施支撐體系。
二是健全全民健康信息化標準體系。
三是深化“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體系。
四是完善健康醫療大數據資源要素體系。
五是推進數字健康融合創新發展體系。
六是拓展基層信息化保障服務體系。
七是強化衛生健康統計調查分析應用體系。
八是夯實網絡與數據安全保障體系。
其中,《規劃》要求,總結“互聯網+醫療健康”支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經驗,將其制度化、常態化,完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體系,進一步拓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模式。大力發展遠程醫療,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均衡布局,提高衛生健康服務均等化與可及性。推進“互聯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互聯網+婦幼健康”“互聯網+醫養服務”“互聯網+托育服務”“互聯網+營養健康”等,提高重點人群健康服務智能化、專業化水平。探索開展“互聯網+藥學服務”模式,推廣電子處方區域流轉。
普及應用居民電子健康碼,推動“一碼通用”
《規劃》指出,在不斷夯實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服務與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基礎上,通過優先開展一批行動,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規劃》包括8個優先行動:
一是互通共享三年攻堅行動。
二是健康中國建設(行動)支撐行動。
三是智慧醫院建設示范行動。
四是重點人群智能服務行動。
五是藥品供應保障智慧監測應對行動。
六是數字公衛能力提升行動。
七是“互聯網+中醫藥健康服務”行動。
八是數據安全能力提升行動。
其中,《規劃》要求,以普及應用居民電子健康碼為抓手,建立居民以身份證號碼為主、其他證件號碼為補充的唯一主索引,推動“一碼通用”。在保障網絡安全和保護個人信息的前提下,推進電子病歷、居民電子健康檔案跨省查詢。通過移動端應用,各省實現向本人提供電子病歷、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實時查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