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廈鄉:特色產業引領鄉村振興

來源:通山縣融媒體中心 發布日期:2023-04-07 字體:【

本網訊(全媒體記者 樂昌興 ?唐成 ?王賢波 ?見習記者 王丹)近年來,燕廈鄉黨委政府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黨建引領,以工業化思維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發展特色產業,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實現強鄉富民,在綠水青山中打造濱湖康養小鎮,實現燕廈高質量發展。


春光明媚、春風和煦。燕廈鄉龍燕灣生態農業觀光度假園生機盎然。李子、桃子等果樹剛吐出嫩綠的新芽,梨花綻放正是嬌艷。北沖村村民張召年正帶領幾位村民給剛長出嫩葉的果樹打藥防蟲。過去長年外出務工的他,現在是基地的一名管理者。

張召年?燕廈鄉龍燕灣生態農業觀光度假園工人:我在這里上班四年了,每個月到手工資有四千五。

基地里有的工人在忙著清理果樹旁的雜草,有的工人正在整地種植黃精,忙著給剛栽下的果樹苗澆水施肥,燕廈鄉北沖村黨支部書成純保介紹說,現在每天有20多個當地和周邊村民在基地上班,不僅實現了村民實現在家門口就業增收,還有很多觀念和眼界的拓寬。


成純保?燕廈鄉北沖村黨支部書記:每年平均帶動村民就業四十多人,人平收入兩萬多塊錢,同時給我們村里在家的農戶發展種植帶來技術,信息等一些輻射和帶動作用,整體的帶動效果是很好的。

依托山水資源,做美綠水青山,做活金山銀山,繪就富水湖畔產業振興美麗畫卷。燕廈鄉黨委政府積極謀劃,招商引資,引進能人返鄉創業。功夫不負有心人,北沖村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條件得到能人青睞,建設農旅綜合融合體項目正式啟動。過去的荒山如今變成了果園。到目前,觀光園已開發了荒山兩千多畝,水面六百多畝。不僅吸納了村民進園務工,同時也帶來村級集體收益和群眾租金。

成純保?燕廈鄉北沖村黨支部書記:平均每年給我們村集體帶來的租金收入是三萬多塊,給群眾帶來的土地租金是十萬多塊。

如今,該基地名貴苗木區種植有紅楓、紅葉櫻花、金絲楠木、橙之夢等20余種1600畝。水果采摘區種植黃桃、楊梅、無花果、橘橙、梨等水果1000畝。


張召年?燕廈鄉龍燕灣生態農業觀光度假園工人:今年公司新(栽)種的橘子,橘子(旁邊)空地套種的是中藥材雞冠花。

今年,觀光園采取“以短養長”的方式,套種林下中藥材,提高經濟效益。到目前套種前胡、紫蘇、雞冠花等中藥材1000畝。觀光園內,還有工人正在用機械打井,工人介紹說,去年的大旱有點措手不及,提早打井不僅可以灌溉果園,也是防患于未然,提升抗旱能力。

目前,觀光園內的會議中心、兒童樂園、垂釣服務中心正有序推進建設。觀光園正在成為北沖村的綠色支柱產業,富民產業。也讓北沖村鄉村振興成色更足,底色更亮。隨著項目的不斷推進,村民們逐步享受著農旅產業帶來的“紅利”大餐。

在燕廈鄉金坑村,金宏家庭農場里的柚子樹、臍橙樹等果樹長勢喜人,與美麗的富水湖構起一幅綠色山水美麗畫卷。目前農場水果種植面積1000畝,分別有三紅柚、黃金柚、大櫻桃、楊梅,臍橙,愛媛等精品水果產業。農場堅持“發展水果產業,帶動周邊農戶致富”的原則,把分散經營的果農有機的組織起來,共闖市場。現在已經成為鄉村休閑旅游的發展態勢,是游客休閑、體驗、觀光、度假的最佳勝地。


陳東?燕廈鄉黨委書記:燕廈鄉將緊緊圍繞縣委提出的三個主題年活動要求,緊扣建農旅融合綜合體、濱湖康養小鎮,打造通山富水明珠的奮斗目標,按照石山光伏、高山油茶、低山苗木、環湖水果、水塘養殖、全域旅游的發展思路,繼續在做大一片茶、做精一壺油、做活一庫水、做強一方石上久久為功。

百年征程風正勁,重任千鈞再揚帆。燕廈鄉錨定打造濱湖康養小鎮,大力推進油茶、橘橙傳統產業升級,重振舊業煥新機,立足地域資源稟賦,發展新產業,培育新業出新彩,對接利用各類幫扶政策,巧借東風謀新路,持續推進共同締造活動,推動燕廈資源優勢轉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競爭優勢,描繪山水畫卷。




陳東?燕廈鄉黨委書記:把綠色文章寫的更實,把特色產業做的更強,讓綠水青山美在庫區的山水間,讓金山銀山富到群眾的荷包里,讓產業之花綻放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


  • |
  • |
./t20230407_3030332_ap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