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第二輪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報告反饋問題(市序號41)整改情況的公示

來源:通山縣人民政府 發布日期:2024-12-19 字體:【

?關于第二輪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報告

反饋問題(市序號41)整改情況的公示

?

?為扎實推進第二輪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報告反饋問題整改,我縣對照《咸寧市貫徹落實第二輪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報告整改方案》(咸辦發電〔2024〕45號),認領市序號41反饋問題,制定整改方案,迅速組織相關部門進行整改,現將整改情況公示如下。

一、反饋問題

水污染防治仍有短板。2023年1—10月地表水國控考核斷面優良水體比例為95.4%,2023年水污染防治100%優良率的目標還有差距。斧頭湖咸寧湖心水質在連續3年達到國家優良水體標準后出現反彈,不能達到Ⅲ類水質要求。部分納入省湖泊保護名錄湖泊水質需進一步改善

二、整改目標

守牢流域水環境安全底線,全縣7個省控及以上地表水環境質量不下降,富水水庫水質保持穩定。

三、整改措施

1.常態化加強富水水庫水面垃圾、藻類等清理打撈工作。

2.加強農業面源污染及水產養殖污染治理。持續開展漁業資源增殖放流。

3.科學引水泄放促流,增強水體流動性。

4.嚴格入河排污口審批,加強水質監測,定期發布地表水水環境質量狀況

四、整改情況

已完成整改。一是常態化加強富水水庫水面垃圾、藻類等清理打撈工作。2024年4月,縣委縣政府召開了富水水庫水環境質量提升專項行動工作會議,印發了《通山縣富水水庫水環境質量提升專項排查治理方案》《通山縣富水水庫水華預防與處置應急預案》,安排7個鄉鎮及10余個縣直部門聯合開展了為期4個月的富水水庫水面垃圾、藻類清理打撈等治理工作。市委市政府、市生態環境局、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及有關分管領導共檢查督辦治理工作20余次,推動治理工作落實。共清理打撈垃圾1300余噸、藻類30余噸,投放鰱魚、鳙魚10余萬斤(33.3萬尾),人工降雨3次,印發工作日報100期。通過全力治理,水質pH、總磷、藻密度等指標均恢復至三類,達到考核要求,目前,富水水庫的水質為二類。二是加強農業面源污染及水產養殖污染治理。2024年,縣政府印發了《通山縣2024年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專項治理工作方案》,通過治理,全縣221家規模養殖場均建立了糞污資源化利用臺賬,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開展農業面源污染專項治理,檢查農業種植基地、水產養殖等企業40余家次,對企業農藥、化肥使用情況進行嚴格管控。向富水水庫增殖放流食藻性魚苗2次,共10余萬斤。縣生態環境分局會同農業農村、各鄉鎮政府建立畜禽養殖投苗指導服務“四方”包保機制,由生態環境、農業農村、屬地鄉鎮政府對養殖場每次投苗前環境問題整改、糞污治理設施建設情況進行聯審,對聯審不合格的,養殖場不得投苗續養,與其合作的第三方公司(溫氏、正大、雙胞胎等10余家)不得提供幼苗,實行“先治病,后投養”的綠色健康養殖模式,取得了較好成效。三是科學引水泄放促流,增強水體流動性。我縣協調省富水水庫管理局2次對富水大壩開閘泄流,并多次調度雨山水庫、望江嶺水庫、石門水庫等水庫進行開閘補水,增強水體流動性,改善水質。四是嚴格入河排污口審批,加強水質監測,定期發布地表水水環境質量狀況近幾年,我縣嚴格按照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嚴把入河排污口審批,截至目前,我縣共審批排污口18個,其中2024年審批0個。2024年,在市生態環境局統一安排下,縣政府組織召開了富水流域入河排口溯源排查動員會,投入85萬元委托第三方對全縣入河排口進行排查,目前已完成入河排口初步排查,正在開展排口水質監測,下一步將開展溯源及整治相關工作。每季度在通山政務網發布水環境質量狀況,保障公眾知曉權。縣生態環境分局依法查處易立科技、晶圓石英砂、祥宏等10起違法排污行為,共計罰款44萬元,移送環境污染犯罪案件1起。

目前,該反饋問題已達到整改目標,整改任務已完成,通過市級整改驗收。

五、公示情況說明

如果對該問題整改情況有異議,請在公示期間(2024年12月18日-12月28日,共10個工作日)向我單位提出。

聯系人:陳明 ?0715-2362745

?

??????????????????????????????????????????????????通山縣人民政府

2024年12月19日

?

?


  • |
  • |
./t20241219_3846928_ap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