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通山縣人民檢察院,人們看到的是:該院辦公樓正門上懸掛的“全國文明單位”獎牌閃閃發光,榮譽室墻上掛滿一面面錦旗和獎牌引來參觀者發出聲聲稱贊;聽到的是:省級品牌“超姐工作室”傳來教育未成年人遵紀守法的勸導聲……通山縣人民檢察院多方式推進法治和自身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深受百姓歡迎和贊揚。
“五進”送法律,法治融民心
如何讓群眾知法、懂法、守法?通山縣人民檢察院積極推行“五進”送法律,即送法律進機關、鄉村、校園、企業、家庭,讓法治融民心,取得明顯成效。
5月28日上午,一場別開生面的庭審在南林橋鎮石垅村舉行,由通山縣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徐某某危險駕駛案,以巡回法庭的形式,向當地干群進行公開庭審。審理現場,公訴人宣讀案件所偵查列舉的事實,涉嫌危害駕駛罪的徐某某當場認罪認罰,并懺悔地說:“醉駕危害大,既傷害了他人,又造成經濟損失,更為嚴重的是影響了社會秩序和穩定。”參加旁聽的群眾認為,這種現場公開審理案件的方式,為群眾上了一堂生動的法制課。這種辦案方式,既教育了群眾,又擴大了辦案的社會效果,起到了“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作用。
“同學們,你們是在校學生,是未成年人,你們在校讀書,一定要知道性侵犯概念,提高社會安全自身防范意識……”近日,在通山縣雙語學校,通山縣人民檢察院組織的法治宣講隊員進校園開展法治宣講。在宣講課堂上,檢察官首先介紹性侵害的概念和表現方式,并結合實際辦案經歷和中學生心理特點,采取以案說法的形式,著重向該校師生講解了性侵害的思想認識和誤區,性侵害犯罪的特點以及如何防范性侵害等內容,并叮囑同學們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增強自護能力。參加聽講的家長代表說:“通山縣人民檢察院將法治講堂送進校園,解決了學生以及家長在教育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困惑。”
截至目前,通山縣人民檢察院組織開展“五進”活動以來,已組織法治講座130多場(次),接受法治教育的干部群眾達32萬多人,起到了“場場有效果,人人有觸動”的效應。
“兩牌”閃金光,干警更奮發
在通山縣人民檢察院辦公樓前一塊全國文明單位“金字”招牌在正門墻上閃閃發光。去年11月20日,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通山縣人民檢察院從中央文明委捧回了“全國文明單位”的獎牌。
近年來,該院以樹立文明司法機關和文明干警良好形象為重點,從講文明話、做文明事、辦文明案做起,在全院開展創文明部室、文明干警、文明家庭等形式多樣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并在自身上當表率,做好“三個示范”,即縣檢察院班子成員帶頭率先垂范,檢察官當好執法的示范,全院干警當好廉潔自律的示范。同時,該院還積極推行首位文明接待信訪人制度,并開設檢察長接訪熱線,確保信訪人的訴求做到件件有回音,件件有著落。
“超姐工作室”是通山縣人民檢察院創新檢察工作的一種新模式,已成為全省檢察工作的一個品牌。
在通山縣,有很多案件上訪者不認識通山縣人民檢察院的領導,但大都知道該院有個“超姐工作室”,有訴求有困難的群眾一走進通山縣人民檢察院就來到“超姐工作室”。群眾說:“‘超姐工作室’就像醫院專家門診室,專治未成年疑難雜癥的案件涉及的具體人和事,群眾的訴求在這里就能迎刃而解。”
近年來,通山縣人民檢察院“超姐工作室”對未成年被害人開展司法救助13人次,開展家訪、心理輔導16人次,發放司法救助金6萬余元,幫助50名誤入歧途的孩子重新回歸校園和社會,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