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x
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正文

通山: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 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來源:通山縣融媒體中心 時間:2021-05-21

本網訊(全媒體記者 施仕寨 實習記者 徐延豐 通訊員 柯國強 馮宇麗近年來,我縣積極謀劃,因勢而動,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中的基礎作用,加快推進縣、鄉、村三級人民調解中心建設,著力推進一站式多元化解矛盾糾紛機制,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銜接體系,做實做優“一村一輔”工作模式,不斷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5月18日,記者在縣人民調解中心看到,接待區、調解專區,科技法庭、綜合辦公室、會議室、檔案室、室外調解區等功能區一應俱全,中心內,負責道路交通事故、醫患糾紛、婚姻家庭糾紛等六大領域的人民調解員正耐心地向前來咨詢的當事人進行法律講解、政策宣講、答疑解惑。

謝立文

房地產領域人民調解員

房地產領域調解今年三月份以來共受理案件78件,成功調解37件,成功率88%,切實有效地為當事人解決了實際問題,真正做到了人民調解的“短、平、快 ”。

吳亞細

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員

我認為人民調解工作有幾個優點,一是減少了訴訟程序,讓群眾少跑腿。二是減少了矛盾糾紛解決的時間,讓群眾少操心。三是減小了矛盾糾紛解決的經濟開支,讓群眾不掏錢。四是減少了社會矛盾的激化,增強了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據介紹,縣人民調解中心主要針對縣城區域內具有普遍性、復雜性、專業性、地域性以及需要縣直單位協調解決的矛盾糾紛。中心按照黨委領導、政府建設、司法行政部門管理、法院對接、相關單位協同參與、縣級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集中入駐的要求,集中向社會免費提供矛盾糾紛一站式調處。目前,中心共有專職調解員7人、法官及助理4人,律師1人。

徐麗

縣人民調解中心負責人

中心以“調百姓之難、解群眾之憂”為目標,受理人民群眾申請、黨委政府和法院、公安、信訪等部門委派、委托調解的案件,自2021年2月26日正式開始投入使用以來,中心共解調糾紛140件,調解成功122件,收到群眾致謝錦旗7面,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目前,我縣共建立各級人民調解組織225個,其中縣級人民調解中心1個,鄉(鎮)人民調解中心12個,村(居、社區)“3+X”工作室205個,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7個。已建成縣、鄉(鎮)、村(社區)三級調解組織網絡體系,形成了上下聯動、覆蓋面廣的調解組織新格局。

徐麗

縣人民調解中心負責人

在鄉鎮,我縣12個鄉鎮均建成了鄉鎮人民調解中心,與綜治中心統一建設、合署辦公,在村(社區) 目前均建有“3+x”(“三治兩無”)工作室,著力推進一站式多元化解矛盾糾紛機制,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進一步夯實了通山縣平安穩定的根基。

夏新華

南林橋鎮石門村黨支部書記

石門村通過創新鄉村治理的模式,建立“3+x”工作室,建立一村一輔警,多方聯動的調處矛盾,確保村里的小事不出家,大事不出村,確保無意見、無上訪、無信訪、無訴訟,于2020年榮獲全國民主示范村。

截至目前,我縣鎮(鄉)、村人民調解中心共調解案件525件,調解成功502件,調解成功率97.6%。今年來,我縣刑事案件立案數同比下降21%,連續兩年未發生命案,連續33個月未發生進京非訪。

陳少凡

南林橋鎮黨委副書記

南林橋鎮去年人民調解案件共232件,調解成功率達到96%。主要涉及到有征地拆遷糾紛,林地、耕地、宅基地等產權糾紛,再就是交通事故糾紛,通過調解使矛盾糾紛進一步在當地進行得到了化解,人民群眾的滿意度進一步得到了提升。

農村派出所警力少、警務工作任務重、壓力大,如何破解基層治安管控難題?我縣深入學習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全縣各個行政村設立專職輔警,筑牢農村治安第一道防線。2019年全縣“一感一度一率一評價”的各項指標均有大幅提高,群眾安全感較同期上升30位,公正執法滿意度較同期上升45位,矛盾糾紛調解有效率較同期上升62位,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效評價較同期上升24位,人民群眾對全縣平安建設工作滿意程度明顯提升。

陳鋒

南林橋鎮石門小學校長

自從有了村輔之后,現在學生的上學和放學時段,村輔都在這里值班值守,對學生的安全有了很大的保障,作為學校老師和學生家長來說的話也很放心,我們也很滿意,學生的安全也得到了一份保障。

目前,我縣已為全縣187個行政村各配備一名駐村輔警,實現了“一村一輔”社會綜合治理模式全縣覆蓋。并建立“七小警務”模式,要求駐村輔警吃在村里、住在村里、扎根在村里,全面收集治安管理的“小情報”,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小困難”,處理關系群眾冷暖的“小事件”,調處易激化矛盾的“小糾紛”,平息群眾不滿意的“小信訪”,排除危及群眾安全的“小隱患”,壓防影響群眾生活的“小警情”。

夏葉波

輔警

我的日常工作就是在村里開展治安巡邏、學校安保、信息搜集、糾紛調解等工作,特別當前的是電信詐騙宣傳工作,防止大家上當受騙。

通過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進一步推進,以及“一村一輔”工作模式做實做優等舉措,看到了全縣司法機關堅決踐行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初心和使命。縣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只有始終站穩人民立場,努力踐行司法為民宗旨,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司法工作才能符合民情、體現民意、贏得民心,政法事業才會呈現蓬勃生機和無限活力,“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才能一步步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