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人民醫院:發揮救治主陣地作用 最大限度保障患者“應收盡收”

來源:通山縣融媒體中心 發布日期:2023-01-31 字體:【

本網訊(全媒體記者 明潔 徐涵)隨著優化落實新冠疫情防控“新十條”發布,第一波感染潮來得迅猛,縣人民醫院成為承受我縣第一波新冠感染沖擊的最前沿主陣地。為最大限度保證對患者的“應收盡收、應治盡治”, 縣人民醫院全院一盤棋,各個科室全面放開,暢通就醫渠道,整合床位資源,全力以赴提升救治能力,積極應對這場新冠沖擊波。

1月4日上午,在縣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的走廊上,坐滿了正在輸液和等待輸液的病人,醫生和護士忙碌地穿梭在走廊和病室間,護士站的呼叫器不時傳來病床呼叫聲,整個科室緊張而忙碌,護士長熊娟正忙著給重癥患者進行護理工作。

熊娟

縣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護士長

我們現在的床位是50張,到現在的病人是100個,然后我們的醫護人員是16名,還有幾個休產假的,其實在崗的加我一起十三個人。

100個病人,13個醫護人員,意味著一個人就要照護8個病人,而且還是帶病上崗,其艱難可想而知。


熊娟

縣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護士長

在最困難的時候真的就加我一起,只有三個人在上班了,三個人要負責將近100個病人治療和護理,并且都是帶著病在工作,真的是發燒39°以上我們都沒辦法,只能在這里,因為病人我們不能不管對不對,我們是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就是我們的責任。

蔡檬

縣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

整個醫院就是一個病種就是呼吸科,全部收新冠病毒感染者,然后我們呼吸科就承擔全院會診,最高峰的時候就說我這個手機,就是一天可以接到幾十個電話,跑會診的科室一天可以跑個幾十趟,就是從上午跑起一直跑到晚上。

病人家屬


這里的病人比較多,醫生比較辛苦,確實辛苦,工作量又大,這病人多只能在走廊打針,沒有床位沒有辦法。

從12月初開始,病人激增,沖鋒在一線的縣人民醫院醫護人員感染率近100%,但為了能夠保證患者的就醫需求,各科室在醫護感染嚴重減員的情況下,所有在崗的醫護人員沒有推諉、叫難,只有堅守、擔當。他們帶病超負荷工作,忙碌在各個崗位上。而這些忙碌的身影當中,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徐武敏更是忙得腳不著地。

熊娟

縣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護士長

從疫情暴發12月初到現在我們都沒有休息過,一直都在上班,徐主任也是,各個科室的會診,他(徐武敏)一直在,真的是全院在跑。

蔡檬

縣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

可能是除了吃飯然后一些必需的睡覺時間,其他時間全部在醫院里忙,他(徐武敏)是一個強人,是個鐵人,就是說,他從來沒有休過假,陽了之后還是繼續上班。

在同事眼里的鐵人也是肉體凡胎,也會受病痛折磨,但是為了振奮醫護人員的精神,徐武敏在人前永遠都是精神百倍,工作熱情高漲。

熊娟

縣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護士長

他在疫情暴發的時候就跟我們說,因為我們是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那么接到擔子會是最重的,我們一定要怎么樣啊,團結一心、攻堅克難。

在救治一線,白衣天使們用實際行動在詮釋著一個“守護者”的使命與擔當,講述著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好在最艱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目前醫護工作者已經全部康復返崗,全細海表示,目前,新冠病毒防控工作進入了“由防向治”轉變的新階段。

面對人民群眾就醫需求激增,特別是新冠感染急危重癥患者增多的形勢下,如何確保重癥患者得到最快最好救治,縣人民醫院迅速調整全盤工作,整合全院醫療資源向一線救治傾斜,各個科室全面放開,全院病房打通,人員物資打通,暢通就醫渠道最大限度“應收盡收”。同時不斷調配和重組現有的醫療資源,合并病區、增加床位、擴容重癥監護病房,其他科室一同配合對重癥患者進行疏解、接收、救治,確保重癥患者“應治盡治”。

全細海

縣人民醫院副院長

醫院的編制床位是800張,現在我們收置的病人1060人,那么大部分有很多需要這個平常這個救治的病人,都床位緊張,我們建議能夠達到出院標準的病人,及時在醫生指導下出院或者帶藥回家治療,希望大家能夠理解。希望大家還是要注意個人的防護,出門口罩,不聚集,手消毒,多飲水,多正常的這個飲食,正常這個活動,這是有必要的,就是說感染了以后,就近尋醫問藥,重癥及時上轉。



  • |
  • |
./t20230131_2944696_ap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