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通山縣政務公開工作要點

發布日期:2019-07-29 字體:【

2019年全縣政務公開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國務院、省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的系列部署,推進全縣重大政策、重要決策、重點領域的政府信息公開,不斷提升政務公開的質量和效率,切實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獲得感。

一、加強重大政策解讀和回應關切

(一)深入解讀重要政策。圍繞全縣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思路和預期目標,以堅定不移打好三大攻堅戰、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優化營商環境、培育壯大新動能、推進鄉村振興、完善區城和產業布局、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深化重點領域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工作任務為重點,全面公開、精準解讀相關政策措施。在重要政策出臺、重點工作推進、重大事件發生時,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要當好“第一解讀人和責任人”,確保政策內涵透明、信號清晰,穩定社會預期,提振市場信心,引導預期。要建立健全重大決策事項的全鏈條解讀機制,把握政策解讀節奏和力度,通過政府門戶網站采取圖文并茂形式解讀人民群眾、市場主體和媒體關注度高的內容,提升解讀效果。

(二)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圍繞減稅降費、金融安全、生態環境、脫貧攻堅、教育改革、食品藥品、衛生健康、養老服務、公正監管、社會保障、社會治安、房地產市場、安全生產等經濟社會熱點以及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辦事創業的堵點痛點,相關部門要加強輿情監測、研判、回應,及時解疑釋惑,理順情緒,化解矛盾。落實政務輿情回應主體責任,增強回應的針對性,保持正確的輿論導向。  

(三)提升解讀回應實效。積極運用電視問政、網絡問政、媒體專訪、座談訪談、撰寫文章、簡明問答、政策進社區等多種方式,靈活采用圖片圖表、音頻視頻、卡通動漫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展現形式,多用客觀事實、客觀數據、生動案例,進行立體式、多方位解讀,真正讓群眾看得到、能理解。對專業性較強的政策,要發揮專家學者的作用,進行專業解讀,提升解讀的準確性、權威性。對群眾關切和社會熱點,要主動快速引導、釋放權威信號、正面回應疑慮、推動解決實際問題,提升政府公信力,贏得群眾理解和支持。同時,要充分發揮政府網站、政務微信、廣播電視、報刊、手機客戶端等傳播作用,精準推送政策信息,切實增強政策解讀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推進重要決策和執行公開

(一)推進重要決策公開。涉及公共利益和公共權益的重大事項,除依法應當保密的外,要主動公布決策草案、決策依據等,通過聽證座談、網絡征集、咨詢協商、媒體溝通等形式,廣泛聽取意見,推進決策預公開。建立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確保出臺和調整各項決策重實效、接地氣、合民意。在發布政策文件時,同步發布征求意見收集和采納情況。

(二)推進重要部署執行公開。圍繞2019年政府工作任務,加大各項政策執行和落實情況公開。加強督查和審計發現問題及整改落實情況公開,增強抓落實的執行力。在重大行政決策執行過程中,要跟蹤決策的實施情況,了解利益相關方和公眾對決策實施的意見和建議,推進決策執行效果評估,向社會公開。

(三)推進行政執法信息公開。按照“誰執法誰公示”原則,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三項制度”,落實行政執法事前公開、事中公示和事后公開要求。利用統一的執法信息公示平臺、企業信用信息系統等平臺,集中公開行政執法職責、依據、程序、監督和結果等信息。建立群眾意見反饋互動機制和執法信息公示平臺管理機制,強化行政執法社會監督。

(四)深化政務服務信息公開。聯系機構改革實際,調整政務服務事項信息,清理事項辦理指南,調整事項清單、辦事指南等信息。通過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公開發布、同步更新辦事指南信息。提高服務事項網辦比例,梳理可全程網辦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并在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的醒目位置公布。

三、深化重點領域信息公開

  (一)做好打好“三大攻堅戰”信息公開。強化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推進金融改革開放、穩妥處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等信息公開。加強網絡借貸風險點整治、類金融機構監管、打擊非法金融活動、違規舉債融資等監管信息公開。做好扶貧政策、項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扶貧貸款、行業扶貧相關財政資金、財政援助資金、脫貧摘帽情況等信息公開。圍繞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碧水保衛戰、推進凈土保衛戰,依法公開大氣污染防治、黑臭水體治理、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不達標斷面綜合整治、長江大保護、固體廢棄物和城市垃圾分類處置等生態環境信息。

(二)推動“放管服”改革信息公開。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推進“一網覆蓋”“一次辦好”,及時公開“一次辦好”事項清單。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及時公布違法失信企業和個人名單。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重點聚焦3550改革,進一步壓縮審批時限,助力打造便利化的營商環境。重點突出“互聯網+監管”工作,大力推進智慧監管。搭建民營企業服務平臺,構建清新型政商關系。

(三)做好鄉村振興戰略信息公開。實施品牌強農戰略,進一步推進農村電商發展,加強“慈口蜜桔”、“大畈枇杷”、“楊芳醬油”“通山油茶餅”等品牌建設宣傳。深入實施“三鄉”工程,利用各種媒體宣傳報道 “三鄉”主體與村集體和農民開展股份、租賃、流轉等合作模式,充分激活鄉村振興主體力量。

(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信息公開。抓好就業、教育、醫療、養老、公共文化等領域信息公開。加大促進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就業創業政策措施公開力度。按季度發布人力資源市場供求分析,引導人力資源合理流動和有效配置。推進社會保障信息公開,重點公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和大病保險制度、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等信息。推進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政策公開,通過多種形式及時公開義務教育招生方案、招生范圍、招生程序、報名條件、學校情況、錄取結果、咨詢方式等信息,以及多渠道擴大學前教育供給的相關信息。

(五)深化公共資源配置領域信息公開。做好農村危房改造、保障性住房分配、國有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政府采購、國有產權交易、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藥械集中采購、排污權交易、補充耕地指標交易等公共資源配置領域信息公開,完善公共資源交易數據共享平臺體系,加快實現公共資源配置全流程政府信息匯集共享和透明化。推進征地信息主動公開,加快歷史征地信息補錄進度,優化征地信息共享平合功能,增強信息查詢的精準性、便捷性。  

(六)細化財政信息公開。全面公開項目立項依據、實施主體、預算安排、績效目標、績效評價報告等情況,加快項目文本和績效目標公開進度。推動縣人民政府及各部門依法依規公開財政預決算信息。加快政府債務信息公開平臺建設,定期公開債務限額、余額、債務率、償債率及財政狀況、債券發行、存續期管理等信息。

  四、圍繞平臺建設優化公開

(一)推動政府網站規范發展。嚴格落實網絡意識形態責任制,加強政府網站內容建設和信息發布審核。加強政府網站內容建設,增強信息搜索、辦事服務等功能。加快推進政府網站集約化,平穩做好機構改革后政府網站新建、整合、改版、遷移等工作,完成政府網站域名清理,部署政府職能部門門戶網站改造工作,年底前全面完成政府網站集約化試點任務。

(二)推動政務新媒體有序發展。發揮政務微信公眾號、移動客戶端等平臺優勢,做好信息發布、政策解讀和辦事服務工作。排查政務新媒體運行現狀,關停“僵尸媒體”。建立政務新媒體分級備案制度,實行分級分類審核、先審后發。適時監控、及時預警“問題媒體”信息。推進整體協同、響應迅速的政務新媒體體系建設,大力建設“云上通山”等一批群眾愛看愛用的優質精品賬號及應用,推動政務新媒體與政府網站、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12345政務公共服務平臺等統籌建設,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共用,實現政務新媒體與政府網站協同聯動、融合發展。

(三)推動政府公報創新發展。探索創辦政府公報,完善行政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公開臺賬,建立政府部門規范性文件向本級政府公報編輯部門報送制度,由政府公報統一刊登本級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以及所屬部門規范性文件。通過在政府門戶網站首頁開設“政府公報”專欄等方式,實現與紙質版同步發行,逐步推行政府公報移動端展示。

(四)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結合機構改革職責調整變化,梳理編制各單位服務事項清單、辦事指南、辦理狀態等相關信息在政務服務平臺、移動終端、實體大廳、政府網站等政務服務渠道同源發布。推動更多服務事項“一網通辦”。依托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持續提高辦事材料線上線下共享復用水平,實現辦理流程和評價標準統一。優化實體辦事大廳“一站式”功能,加快實現“一個窗ロ”“一次辦理”。依托政務服務大廳建立政府信息公開便民服務場所。加快各部門政務服務熱線平臺資源整合,完善12345在線服務平臺。推動政務熱線與政府網站互動交流系統互聯互通,除因專業性強、集成度高、咨詢服務量大確需保留的政務熱線外,其他政務熱線實行集中管理、統一受理、按責轉辦、限時辦結,實現“一號對外、一站式服務”。

  五、圍繞組織保障強化公開

(一)健全領導體制機制。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政務公開工作,切實履行職責,落實國辦發〔2019〕14號關于把政務公開納入政府績效考核體系且分值權重不低于4%的文件精神,強化監督、指導和考評。根據政務公開新任務新要求新職責,加強政務公開機構建設、專職人員配備和經費保障,完善政務公開常態化督導體系,定期進行調度檢查,強化日常監督。

(二)認真貫徹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認真貫徹落實新修訂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加強條例宣傳解讀,開展普法活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加強政府信息公開指導,修訂完善信息公開指南,做好依申請公開工作,確保公開數量上有所提升、質量上有所優化。督促縣政府各部門完善本系統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制度。

(三)做好相關基礎性工作。推進數據標準化建設和數據共享,做好政府信息管理等基礎性工作。機構改革涉及的各級政府部門要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前提下,依法公開本機關的“三定”規定等信息。完善主動公開基本目錄制度,提高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化、規范化。建立行政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公開臺賬。落實政府信息公開屬性源頭審核制度。

政府各有關部門要根據本工作要點,強化工作措施,強力推進本部門政務公開政務服務工作,縣政府辦公室適時對落實情況進行督查。

附件:通山縣政務公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

 

 

 


  • |
  • |
./t20191111_1880553_app.shtml